一位中年男子一襲藍布長衫,手裡抱著一把三絃,儒雅風流,旁邊一位穿著青色旗袍的中年女人,披著白色坎肩,身姿優雅,氣質恬淡,懷裡抱著一把琵琶。

琵琶聲起,清脆悅耳,如珠玉落盤,女聲先出,

“絲綸 閣下靜文章 鐘鼓樓中刻漏長

簷玲響 響叮噹

崔鶯鶯 鶯語喚紅娘……”

這是著名的《鶯鶯拜月》,女聲宛轉低迴,清越動人,吳儂軟語,餘味悠長。

這首唱過之後,下一曲是著名的《秦淮景》。

“我有一段情呀,唱與諸公聽,諸公各位靜呀靜心聽,讓我麼唱一隻秦淮景……”

軟,糯,嗲,讓聽的人都酥了身子。

三絃渾厚,男聲纏綿悱惻,女聲柔軟宛轉,琵琶聲聲,一場聽覺盛宴。

景意也有好些年沒有聽過現場評彈了,爺小小聲地跟著唱了起來。

裴聿轉頭看著景意的側臉,景意很少說方言,她突然很想聽聽她的吳儂軟語,一定很好聽。

一場下來,聽了快十首曲子。

他們聽不太懂方言,但是曲調,韻律,足夠讓人陶醉。

出來之後,大家都還有些意猶未盡。

蘇棠笑著提議,“我可算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江南了,吳儂軟語果真讓人沉醉。阿意,你要不以後跟我用方言講話吧,一定很好聽。”

景意笑了笑,“方言和普通話差別很大的,我怕你聽不懂。”

謝子珩有些好奇,“小嫂子,你唱歌是不是也這樣好聽?”

景意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的程栩就迫不及待地替她回答了,“晚晚姐唱的可好聽了,她小時候學過一段時間!”

大家都詫異地看向她。

景意拍了拍程栩的肩,“你替我吹出去的牛,你幫我唱?”

“小時候學過幾年,但是後來教我的那個師傅不在了,我就沒學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生疏了。你們要是喜歡,下次再帶你們去另一個地方聽。”

大家沒有再深究,可裴聿記在了心裡。

時間也不早了,大家都準備回去了。

江城的夜晚是安靜的,沒有燈紅酒綠,只有屋簷上的幾盞燈籠,靜謐安寧,照亮了腳下的青石板路。

回到家裡,大家都分頭回房休息。

“明天再帶大家去別的地方。”

裴聿牽著景意的手,和大家告別後,慢悠悠地往房間走。

他手指輕輕的撓了撓景意的掌心,“阿意……”

“嗯,怎麼了?”

“我想聽你唱。”景意雖然說自己生疏了,但裴聿瞭解她,她只是謙虛。

“他們現在都回房了,我想聽你唱給我一個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