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純記得林海給她的任務是用光明照亮世界。

但是對於林海來說,其實光不光明的並不重要,畢竟蠟燭和油燈也不是不能用,他更多的只是想得到一個蒸汽動力以外的動力源。

不過林海自己也很清楚,如果要使用電力作為動力源,那麼配套的發電,輸電,電機等科技,嗯,在沒有外來干擾的情況下,他只需要耐心的等上幾百年,一定能實現。

差不多等到林海的墳頭草長成茂密的大森林的時候,科研人員就能開著最新的新能源車來給林海掃墓了。

所以其實林海是另有期待的。

當然,這些在看到何純期盼與興奮並存的眼神中,就都不重要了。

技術的發展,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在這個科技荒漠一般的世界裡,每前進一步,不管是對於林海還是對於世界來說,都是脆弱而又難能可貴的。

林海給一號實驗室取名叫做“電廠”,算是自己給自己的安慰,也是對過往世界的一種懷念,畢竟這個作坊一樣的地方和林海記憶中的電廠其實相差甚遠。

不過何純覺得自己領悟了校長的意思,“電廠”嘛,也就是讓她先搞定發電的事情,這也是這次她讓林海來的原因。

“校長,我們踏出了第一步,特意請您來看看。”

林海看著這個慣於隱藏自己的女孩子帶著一幫研究員走到自己面前,第一次抬著頭驕傲的說著話。

“好,那我今天就好好看看,你們走到了哪一步。”林海點點頭,在何純的指引下走進了實驗室。

說起來耗費了林海無數“特批經費”的一號實驗室並不是林海想象中的樣子。雖然說今天為了迎接他的到來,何純和其他研究員都換上了一身乾淨整潔的白大褂,但是林海看著實驗室角落裡堆砌的各種鈑金件,雜亂繞成一團的銅絲,被生生擰斷的螺栓...大概能想到平日裡他們工作的樣子。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何純的白大褂裡面突然掉出一個扳手其實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何純走到一個工作臺旁邊,緩緩的伸出右手,用力往下一指:“您看,這就是我們的成品,您提到過的,發電和照明組合,還沒有取名字,等著您來為它命名。”

其實在何純指過去之前林海就已經注意到了(這間房間裡就放了這一張工作臺,要不注意到真的很難),工作臺上的應該是一個最為簡陋的手搖式發電機,和一個不知道用何物作為燈絲的原始電燈。

雖然從手搖柄上可以明顯的看出來這個發電機是手搖式的,但是林海依舊不習慣這種整個線圈都暴露在外面,簡單來說就是兩塊磁鐵和一個銅線圈組合而成的發電機,而另一端的燈泡也沒有外面的玻璃外殼,就是從發電機接了兩根裸露的銅線到一個看起來像是燈絲的線上。

在來之前,雖然林海對何純報告上描寫的“突破了發電與照明的壁壘”這句話將信將疑,但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其實要說“打破了壁壘”其實也說得過去,但是最多也就是電力科技那一堵宏偉的城牆上面輕輕的鑿下來了一小塊牆磚而已。

林海點點頭,保持了一副古井無波的樣子說道:“來,先演示演示。”然後主動往後退了好幾步,最後覺得這樣原始的發電機不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觸電事故之後,便示意已經把手放在手搖柄上的研究員可以開始了。

肉眼,是看不見電的。

但是電燈可以讓你看見。

隨著這位看起來胳膊特別有氣力的研究員開始轉動手搖柄並且逐漸加速,銅線的線圈不斷的旋轉切割著兩塊磁鐵產生的磁感應線,電子開始流動,電磁感應現象在這間實驗室中得以復現,感應電流從導線的一端開始流動,然後艱難的經過提前準備好的電阻。

嗯,也就是那根還不知道是什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