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錯誤的估計了土匪們的效率,在誓師大會之後,林海又墨跡了兩天,才三步一回頭的帶著隊伍出了城。

沒辦法,要是去太早,估計那虎威大當家還沒開始攻打村子...

對於林海來說,能把所有的山匪集中起來打實在是太開心了,畢竟對於清河縣沒有見過血的民兵來說,要他們穿著盔甲,拿著斬馬刀,揹著直刀然後穿過密林去山上衝擊各路山大王的寨子,林海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要能贏就見了鬼了。

不過還好,是個人就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群窮瘋了的,或者說有錢但是找不到花錢門路導致物資還是那麼匱乏的山大王們,實在是受不了鐵礦和清河縣的誘惑,而要想分潤鐵礦或者打下清河縣,靠一兩個寨子完全是送死,只能綁在一起還有點希望。

當然,為了讓他們更加有希望,西川境內最強大的齊天寨已經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用林海的話說就是:“去給他們做一些專業一點的指導,免得一打起來他們就亂跑。”

不管怎麼說,十八家聯軍已經出動了,這也是大戰結束後,整個西南第一次出現如此規模的武裝力量,加上民夫,十八家一共出動了整整三萬兩千人,各自的寨子裡只留下了照顧農田所必須的農夫,算得上是傾巢而出,用林海的話說是這些人要是回不去,山裡的猴子都能把防禦空虛的山寨給偷了。

但無論如何,三萬兩千人,已經超過了林海能動用的極限兵力的三倍。

曾經林海對在自己治下只有不到四萬人的時候湊出三千軍人表示不可思議,雖然在鋼鐵和玻璃交易開始之後,林海確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口在農業生產上,但是接近十比一的兵民比也算得上是喪心病狂。

為此林海很是認真的制定過農業發展計劃和人口發展計劃,但是發展農業就需要人口,而人口,靠現生是肯定來不及了,哪怕全城的人都在努力,新生兒的產生的效率和數量都遠遠達不到林海的需求,而且哪怕是按照這個年代的規矩,新生兒從生下來到能幹活怎麼也得十四年的CD期,林海不想等。

於是擁有更多人口山匪們成了林海眼中的人力資源池,現在,他需要從池子裡抽調一些人力資源了。

城外三個新村,更加靠近金江的進步村和前進村都是按照林海的標準,修建了圍牆並且用水泥加固過的村子,從縣城到村莊的水泥路也在鋪設當中,哪怕對水泥不瞭解,山匪的斥候遠遠看見這些有兩層以上碉樓和圍牆的村子也知道不好打。但是院牆村就不一樣了,雖然院牆村內的村委(村民自治委員會)大院是完全用鋼筋水泥加固過的,是可以作為永備工事固守的要塞,但是村外圍就只有幾段沒有合攏的不到一人高的土牆,村莊外圍的房子也僅僅是用泥土和稻草混在一起做的外牆。整體看起來就是全村還沒有修整完畢,處於一個施工到一半的狀態,這一點從村口堆積的磚瓦和木料也可以看得出來。

陸友也是依據的這一條來催促聯軍出兵,不然等院牆村也修好了,大家就拿頭去裝清河縣的工事吧。

陸友的原計劃是在夜晚進攻。畢竟半夜殺進村子裡更加符合世人對山匪的想象,同時晚上視野受限也更加適合渾水摸魚,不過他還是高看了土匪們的組織度,上百里的進軍路程,三萬多人能保證大部分走到終點已經是各路山大王竭盡全力的結果了。

當最後陸友帶的人馬已經到了村口的時候,隊伍最後面的山匪居然還有三十多里地才到。三萬人的隊伍被拉長到三里多,各路旗號混雜在一起,戰兵和民夫混雜在一起,甚至還有兩個大當家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帶錯了隊伍,自己的人馬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便又帶著親隨滿世界大呼小叫的找自己的人馬。

還好,陸友及時送信給了林海,讓林海再休整個一天半天的,不然待林海殺過來,就只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