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監控著原油存量的伊藤福明立刻回覆道。

“保持釋放速度。”

“遵命。”

其實伊藤福明完全不需要擔心原油的釋放速度--已經沒法再快了。

由於缺乏加壓的技術,從後方運來的一桶一桶的原油根本沒有辦法透過管道從後方送上環形山--要是有這個能力,那從油田出來就直接鋪設管道了。

伊藤福明組織了大批次的,如同工蟻一般的民夫,透過人力傳送帶將一桶桶的原油送到環形山山頂,再開啟原油桶,將原油傾倒進山頂的儲油罐...

事實上從原油閥門裡釋放的原油全都是這樣一點點的運到山上的。

所以想快是快不起來了,而要維持這樣的速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物流不能停。

林海知道後方很難。

聯盟高層多次推遲總攻的時間,其實無非就是在等待原油的儲量達到他們測算的數量,而這樣的儲量則完全是透過人力運輸完成的。

北部戰線和東部戰線是離山左油田最近的兩條戰線,是為了給這兩條戰線輸送足夠的原油,聯盟就在運輸線上建設了上百個中轉站,幾乎達到了每兩里路就有一箇中轉站的地步,而兩條戰線動員的民夫甚至多達兩百萬...

由於更多的壯丁被徵召到了前線,後方的運輸隊中充滿了婦女,小孩和滿頭白髮的老人。

這樣高強度的運輸日夜不停,哪怕現在已經開戰,林海也沒有下達停止原油運輸的命令,戰場瞬息變化,多儲備一點東西自然是好的。

至於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林海從兜裡掏出一份報告,這是運輸險沿途各中轉站匯總報告的因為高強度運輸導致的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和極端疲勞事件的匯總資料,上面的傷亡數字觸目驚心。

林海還記得當時他是怎麼回答的:“這是全大陸的戰爭,戰線不僅僅在環形山,死亡也不僅僅在環形山。我不要傷亡報告,我只要原油!”

隨著大批次的物資調配給物流隊伍的同時,堪稱嚴苛的物流條例也被公之於眾,算了算時間,已經被緊迫感壓得喘不過氣的聯盟高層只能寄希望於足夠的物資供應和嚴刑峻法來保證他們的原油運輸。

這讓林海想起了自己的前世,數十萬輛自發的手推車幫助了那支傳說中的軍隊打贏了堪稱決定性的戰役。

而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了解的林海清晰的知道,他完全無法與後世的偉人相比擬,也沒有辦法和時間去發動民眾的主動性,他能依靠的只有兩樣東西:

匯聚了全大陸物資之後的聯盟在庫藏方面異常的充沛,他可以儘可能的保證物流隊伍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標準。

常年處於封建王朝中的大陸民眾對於皇權有一種天然的敬畏,他們會主動的想盡辦法完成皇帝的命令,哪怕他們根本不理解命令的原因。

想到這裡,林海掏出那張報告,當著眾人的面撕的粉碎。

已經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了,這時候任何多餘情感都是危險的。

“校長,觀察哨報告,原油流速已經降低到預計值,覆蓋面和推進距離已經達到預估。”

成國榮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關閉閥門,點火!”

林海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沒有見到過火山爆發,也沒有從僅有的典籍中看到關於火山的記載,所以他有相當大的把握,現在在他面前升起的火焰將是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壯觀的火焰。

不管是隨機散佈總是妄圖暗中取人性命的地雷,還是肉眼無法看見,卻如卑鄙的刺客一般潛伏在空氣中的病菌,在這種規模的烈火下都成了笑話。

高溫可以消毒,這是常識。

原油燃燒帶起的黑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