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山海鎮往東行走十里,但是不要離開瀾滄山的範圍。”不一會從上面傳來了二師兄應答的叫喚聲。

離天黑還有個數個時辰,李伊賀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邱元嬰因為是鬼吃不了食物,她只能聞飯菜的氣味,她羨慕阿丘的好食慾,她說:“李公子,真是好手藝。要是我還活著就好了。”正在用筷子夾菜的李伊賀聽到這句話有些心酸,他放下筷子對邱元嬰說:“邱姑娘,我看你還未梳妝,不如我送你一套衣服吧!”

“可是我……”

李伊賀明白邱元嬰想說什麼,他說:“你放心我明白,鬼魂只能享用祭拜焚燒之物。”他起身走向書閣,他取下幾卷白紙。

他將書桌上的竹簡和羊皮卷軸書籍搬走,他將白紙攤開,用木製噴壺噴灑藥水定型,他從包裹嚴實的錦盒內拿出一個山巒形態的硯臺,他將硯臺放在書桌的邊緣,他又從書桌內拿出一個翠綠的簫,這蕭表滿生有純天然黃褐色的蝌蚪文,他只是隨便吹了幾聲,原本乾涸的硯臺凹陷處浮現墨汁。

李伊賀仔細的端詳竹蕭表面的蝌蚪文,似乎在閱讀竹蕭的使用方法。

阿丘吃驚的說:“李施主,你手中拿的可是傳聞中竹林七賢嵇康所用的通音竹蕭?”

李伊賀斷斷續續的吹了幾聲,他說:“小和尚挺識貨麼!這個竹蕭確實是當年嵇康所有的那把,這可是大師兄收集的寶貝,不過現在是我的了。小和尚,既然你知道這把蕭名字,那可知這把蕭有何用途?”

“聽師傅說,這把蕭可是嵇康生前摯愛的寶貝,聽說是嵇康擔任中散大夫期間偶然得到一段仙竹製成,後來因為得罪鍾會,被司馬昭處死。後來通音竹蕭下落不明,只能從坊間流傳的野史一窺它的奧妙神奇。傳聞吹奏此蕭會引得山鳥飛禽走獸駐足聆聽,簫聲甚至能夠讓冰凍三尺的江水沸騰,有傳說說連天龍聽聞簫聲都流淚哭泣。”阿丘繪聲繪色講述通音竹蕭奇妙傳聞。

“傳說都是有誇大渲染的成分,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把簫不止能讓天地生靈動容。它還能夠控制這個墨。”說話間李伊賀用手指著書桌上山巒形態的硯臺。

阿丘細細觀瞧,只見這硯臺黑如墨石,整體呈現意境獨特的水墨山巒形態,山巒中有一處盛有墨汁的凹槽,他不識得這是什麼,但是心中猜想這應該是一個寶物。

“李施主,恕我眼拙實在不知此物有何妙用?”

李伊賀笑著解釋道:“此物名為天海墨淵,阮籍曾經在清風崖下彈奏三日廣陵曲,路過那裡歇腳的梅山老祖被樂聲打動,他賜給阮籍一段仙竹和一個硯臺,那段仙竹便是嵇康的通音竹蕭,而那硯臺便是天海墨淵,這硯臺需要配合通音竹蕭方能使用。”

“還有這等奇事!”邱元嬰自問飽讀詩書,但是從未聽聞李伊賀口中這些怪誕的傳說。

“還有更奇的事!”說話間,李伊賀再次吹響手中的竹簫,這次因為已經默背記熟樂譜,吹的雖然不是很熟練,但是音調連貫。

阿丘看到山海墨淵硯臺的內凹槽漸滿,就在墨汁溢位來時候,怪事發生了,溢位來的墨汁化作一隻纖細的小爪子,它上下求索似乎在尋找什麼。

李伊賀專注的吹奏竹簫,隨著簫聲溢位的墨汁又化為另一隻纖細的墨汁爪子,墨汁越溢越多變化出一個小腦袋的形態。

“這是什麼啊?”阿丘吃驚的問道。

全身心吹奏的李伊賀沒有功夫解答,邱元嬰定神凝視說:“我看著就像一隻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聽聞邱元嬰的話,阿丘看著確實蠻像一隻墨色的小猴子,他說:“真的好神奇!”

這隻墨猴從天海墨淵內爬出來,它在澄心堂紙上撒歡奔跑,它每走一步都會在白色的宣紙上留下墨跡足跡,那足跡記就像隆冬臘月綻放的寒梅。

李伊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