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年的時間,我們足可以馴養出可數目可觀的一批戰馬來,以暫供前線使用。

“蒙軍雖然粗莽,身邊謀士卻不笨。此番入了關,他們自然會選擇趁熱打鐵,先佔領幾個城池再說。哪裡還會想去聯絡別的民族部落?

“而現在幾場仗打下來,雙方傷亡幾乎持平,我們這邊僅僅動用了後軍營的兵力,他們就算有後備,估計也沒有多少了,否則地話不會主動提出休戰。如此看來他們拖不起,於是答應再議和談之事。既然他們已經處於下風,我們大胤若是再答應他們這種無理荒唐的要求,就委實太長他人志氣了。

“所以面對他們類似的要求,我們都可以斷然拒絕。不服再打便是!”

謝琬這番話一出來,崔福等人的腰背立時直起來了。

殷昱嘴角微揚看著妻子,十分自豪。

太子眼裡透著讚賞。她說的雖不全中,卻也差不遠矣。然嘴上卻哼道:“說的輕巧!不服再打,死傷的戰士不是人命?而且此次他們也很不弱,因為是放馬入關,他們一進來便已奪去我三座城池,如今都還沒收回來呢!”

謝琬凝神道:“對方佔領了三座城池,是因為出其不意,從後來的情況來看,雖然有傷亡,但是卻沒曾再丟失領地,這就說明戰略或者兵力上我們總有一方是足以與對方對抗的。他們拼不起,自不會再輕易接著往下打。”

太子挑眉不語。

殷昱道:“琬琬說的,正是方才兒臣想與父親說的。眼下大胤已然該拿出點大國的氣勢來,跟他們談談這件事了。而憑著兒臣與琬琬這份默契,父親也該相信,未來沒有什麼事能難倒我們了。”

太子仍然不語,垂頭喝茶。

他很為這樣的兒子兒媳感到欣慰,不過,就算他能夠不逼他充盈後宮,朝中那些人會肯嗎?

“其實我有個主意,不知道你們想不想聽。”

這時候,門口傳來道清亮的聲音,只見殷昭微笑站在那裡,與太子妃一道望著眾人。

太子微笑望著女兒:“你有什麼主意?”

殷昭扶著太子妃走過來,先看了眾人一圈,然後走到謝琬身邊,說道:“不過是冊立個太子,又不是眼下就要登基親政,你們慌什麼?

“煦兒已經三歲了,過不了兩三年便要開始啟蒙,等到他六七歲,便可學習過問政事,只要精心栽培,再到他十二三,又是一個好皇帝苗子。那個時候你們倆想當太子便就繼續當,不想當便直接讓給煦兒,你們從旁輔政,有什麼事兒讓他去煩惱,誰想塞女兒給他,也讓他收著,於你們豈不大好?”

一屋人俱都愣住,只有太子妃在盈盈微笑。

“公主這主意簡直太妙了!”

崔福雙掌一擊激動地道:“我看小公子平日裡帶著那幫孩子在王府殺伐決斷很像那麼回事兒,反正也到了該封世子的時候了,以奴才之見殿下登基之日不如干脆封了小公子為太孫,如此一來,太子平日一面輔政,一面栽培小太孫,代代傳承下去,大胤江山定然可保萬世無憂啊!”

聽他這麼一說,謝琬殷昱竟然無言以對!

宮中有宦官不得插手政事的規定,而且是這種冊立皇嗣之事,可是這個時候誰也沒有去怪責他的多嘴,反而因此沉吟起來。

的確是個好辦法,那小子實在皮得很,而且如今看起來對於朝堂以及鬥爭之類沒有什麼反感,殷昱一面先當著太子,一面把他往當皇帝的路上拐,太子萬一身子不行他再繼位,如此既保住大胤江山後繼有人,朝堂不至群龍無首,又保留了可以隨時撤退的機會,這實在是個好主意!

只要精心栽培,殷煦資質不會比殷昱弱,過得十二三年,殷煦十五六歲的時候,已經完全可以繼承皇位了。如果那時太子在位自然是好,皇位直接傳給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