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琬任她盯了會兒,才說道:“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說到點子上,許夫人當年帶著竇諶去見蘭嬪,究竟抱的什麼心思?竇諶又為什麼從未在世人跟前露面?”

竇夫人緩緩抬起頭,目光卻依然望著地下,“你聽我往下說,自然就明白了。”

“他告訴我,原來老太爺的原配夫人其實並不是沒有生育過,而是曾經生下過一個兒子,叫做竇諶,竇詢就是竇諶的兒子,是他的親侄兒!

“我乍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反應也和你一樣,充滿了不可思議。因為在我看來,兒子就是兒子,孫子就是孫子,又豈有把孫子充作兒子養的道理?我當時除了驚疑,還有些憤怒。這太超出我的想象了,我開始在想竇家究竟是戶什麼樣的人家,為什麼我的父母會把我嫁到這樣的人家來?

“我五味雜陳,而我們老爺接下來說的話,卻更加令我吃驚了。”

說到這裡,她問謝琬道:“你只知道徽州許家是大家,那你知不知道,皇上登基之後第一次選秀時,範圍僅限在文官圈子之內的事?”

謝琬抿唇,搖搖頭。

四十多年前的事,她無從知道,而這些年她也沒有閒心去打聽這些久遠的事情。

不過按照本朝慣例,宗室婚配包括皇帝選後妃,秀女們家中的地位都不會很高,就算有身份高的,也通常都是與權要無干的衙門主事,比如說鄭側妃的孃家鄭府,雖然鄭鐸當時是二品大員,但他不涉及機密內的政務,所以還是合乎規矩的。

而太子妃就有些逾制了,當然這是孝懿皇后臨終前的遺命,二來從開國到如今過了這麼多代,這些規矩上還是有所鬆動的。所以皇帝當時如果硬要反對這門婚事,太子也無可奈何。

這是太祖為了防止後戚坐大亂政而定下的規矩。

可是雖然家世背景不必很高,卻不表示不能沒有底蘊,首先,候選為后妃的秀女家中必然要是家世清明的,在朝為官的,而且往上數幾代都沒有過犯罪記錄什麼的,總而言之,像徵州許家這樣的世家,是很符合條件的。

“這些,都是我們老太爺當年說出來的。”

竇夫人接著開了口,“許家當時是許夫人的父親許祟擔任宗主,許祟那會兒在國子監擔任祭酒,許老夫人美名在外,在京師還是很有幾分名氣的。

“當年新皇登基不過一年,皇上也不過十六七歲,按說為了平衡後宮,文武官家的閨秀都要挑幾個,可是不知怎地,那批秀女全都是文官。而裡頭不但有宣惠皇后,後來的孝懿皇后,蘭嬪,還有我們的許老夫人。”

“許老夫人?”

這倒讓人大出意外。謝琬不由得吐出聲來。

竇夫人看著地下,說道:“許家當時與蘭嬪的孃家龐家都住在虎丘坊,打小就認識的,算是手帕交。蘭嬪此人據說心機很深,平時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她是最寡語的一個人,可是一旦有著利益衝突,她不分親疏一律都要扎你一紮。

“別的姑娘都不大與她往來。可許老夫人知道她性子,因而不與她計較。她有她自己的打算,打小在一起玩玩鬧鬧沒什麼,就是再好將來不還是會要各自嫁人?所以她看得開。她看得開還有個緣故,那時候她暗中跟我們老太爺已然私心暗許。

“龐家跟霍家不怎麼往來,我們老爺子那會兒跟霍達情同手足,也不與龐家往來。如果許老夫人嫁到竇家,那麼自然也就與龐家疏遠了。

“可是沒想到,她還沒等到竇家來提親,宮裡就下旨讓她準備進宮了。

“那會兒皇上也是很英武出眾的,頭批進宮的秀女們就是不封后也一定會有個內命婦的誥封,可以想像,那批秀女對於這次的選秀多麼期待和熱衷。可是這對於一個有心上人的姑娘來說,卻等同於噩耗。”

“我們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