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在長安崔府的暴行,惹來京畿一片譁然之聲,加重儒門四姓對武則天的不滿,意欲對其進行彈劾,廢其皇后之位。原本依靠軍方支援對抗官宦集團,有恃無恐的武則天,又因大將軍蘇定方兵敗高句麗柳京城下,軍方在朝野影響力大減,只能低調行事,不敢造次,私底下糾集一批如同李義府一般,有才無德之輩,組織一個秘密社團,名為“北門學士”,為其起草奏摺,制定對策,充當智囊。
在北門學士社團的協助下,武則天制定了拉攏人氣頗高,百姓視之為神明的道宗宗主袁天罡為其助力的策略,但袁天罡卻毫無興趣,對武則天的好意視而不見,拒不應召。無奈之下,武則天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示好洪吉,特准他可自由出入內廷,並給予大量的封賞。
恰逢此時高宗皇帝因移魂大法的副作用,導致身體機能失調,突染重疾,臥床昏迷數日方醒,京畿遂有流言,說是武則天擅用道宗壓勝之術,引家姐和侄女入宮侍寢,三女共事一夫,迷惑高宗,行苟且之事,無視倫理,有違天道,上天震怒才危及天子性命。
流言如同洪水猛獸,勢不可擋,長安城中無人不知,儒門四姓藉此發難,聯手前太子李忠,將京畿傳言報告給高宗李治。高宗李治素來偏信神鬼報應之說,聞之此言,驚恐之下,找來中書省侍郎上官儀相商,上官儀師出儒門四姓,貞觀年間進士出身,因文采頗佳,以綺錯婉媚為本作五言之詩傳誦長安,被譽為上官體,故被推薦為太宗李世民的秘書郎,為其起草詔書,後改遷為起居郎,照顧內廷事物,李治幼年之時,多得上官儀的照料,對其頗為信任,繼位之後,特任命他為二品大員中書省侍郎。
等到機會的上官儀向高宗李治痛陳武則天的罪行,建議廢黜另立,向來沒有主見的高宗李治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任憑上官儀自由發揮,上官儀見狀,趁熱打鐵,拿出早就擬好的聖旨,讓高宗李治蓋印御批。
就在此時,關閉的宮門猛然被推開,得到宮中耳目告密的武則天,衝進高宗的居室,一把將桌子掀翻,瞠目怒視李治,膽小如鼠的李治竟不敢與武則天爭辯,連忙稱此事皆乃上官儀一人所為,跟自己無關,眼看大唐的皇帝竟然如此軟弱,功敗垂成的上官儀仰天長嘯,痛哭哀號到:
“太宗孝皇帝,老臣對不住您啊,大唐怕是要斷送在這婦人之手!”
上官儀被下金吾獄,交由程南英審問,身為武則天心腹的金吾衛統領,很快就羅織出一篇符合武則天心意的供詞,前太子李忠,前皇后王氏,蕭淑妃和上官儀被處決,另有一干不滿武則天的朝臣無端受此牽連被髮配邊疆,長安城一片腥風血雨,人人自危,部分朝廷重臣對於武則天的血腥手腕,敢怒不敢言,屢找藉口稱病抱恙不上朝,中央政府和長安城幾近癱瘓。
因辯機和高陽公主事件而被李唐王朝壓制的釋宗,趁著這次風波,暗助吐蕃出兵犯境,蠶食劍南道各邊境州,並聯合西突厥進軍塔里木盆地,大唐守軍卻因李淳風落敗導致邊境補給跟不上,又因朝堂之爭,無暇顧及戰事,一敗再敗,一退再退,丟失太宗年間建立的安西四鎮和安西都護府,大批漢人逃回中原,幾十年累積的財富一朝成空,而繁榮的長安城也因西域的戰事,百業凋敝,經濟衰敗,大唐王朝的財政出現巨大赤字,統治岌岌可危。
無奈之下,武則天只能暫停對朝臣的清洗,為緩和矛盾,赦免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儀孫女,上官婉兒的死罪,發配掖廷為奴。但與儒門四姓牽連頗深的朝堂並不買賬,依然消極怠工,君臣離心,讓擅長權謀的武則天也是大傷腦筋,無計可施。
這一日,已經替代高宗李治審批奏摺的武則天,看到不斷送進的邊關告急八百里急件,心煩意亂之下將之堆在一旁,聽見一陣歡聲笑語從御花園傳來,不自覺的被吸引過去,走出房間一看,原來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