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功矢,曾重金求得名器十把,以為天下間無出其右者,某日,遇營中工匠,炫耀之,工匠謂之皆乃下品,朕大異,問其故,工匠對之,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才明白,之前的看法都是錯的。”
“朕以弓箭號令四方,但所識卻大相徑庭,今朕有天下,所識又何當足以?”
“朕從小皈依佛門,乳名毗琉璃,又在洛陽蒙難,幸得少林寺棍僧相救,朕與李兄同時受教於文廟,修習儒門經典,而道宗有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老子名李耳,乃李姓之人萬年祖先,三位具是朕的恩人,也是朕的舊人,因此,朕想與二宗一門共享天下,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的一番推心置腹,讓在場三人無不詫異,都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聖上卻主動提出要分享天下,三人一時間也不知如何回答。
許久之後,李淳風緩緩說到:
“皇上的一番心意,實叫人感激,但往年,我三派洛水會盟,曾立誓,絕不染指廟堂。還望聖上見諒!”
聽得此話,辯機點頭附和,而袁天罡卻一臉漠然,不置可否。李世民舉杯,將杯中葡萄酒一飲而盡,長吁一聲,有力的說到:
“朕當年與李兄一道受教左氏春秋,記得桓公十年有云,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二宗一門,千年傳承,皆有改天換地之能,如不在朕身邊,朕定是寢食難安,朕心不安,天下必將烽火連年,三派可忍心置百姓於太平盛世之外?”
面對當今聖上赤裸裸的威脅,李淳風啞口無言,此時,袁天罡接過話說:
“此事事關重大,我三人需與門中核心機構商榷,方能回覆陛下。”
李世民大手一揮,霸氣說到:
“也對,還請三位與門中核心機構將明要害。“
“今朕有旨,令儒門聖人李淳風,任翰林院大學士,為朕恩科取士,令道宗龍虎山太平道袁天罡,為護國法師,護衛內廷,令釋宗達摩院首座羅漢辯機大師,任洛陽白馬寺主持,傳經中原。望三位鼎力相助,協助朕治理天下,如若抗旨,當誅九族。”
說罷,李世民頭也不回的離開涼亭。
數日之後,龍虎山太平道真武大殿之內,跪在三清雕像之前的袁天罡,正在接受太平道掌教之位,並授道宗宗主一職。禮畢,他的師傅,白雲真人,將其帶到後山的神機洞中,裡面有一尊道相,前有一個祭臺,祭臺上有一尊位,上書:祖師天公真人張角之位。
白雲真人點起三注香,上香之後,對袁天罡問到:
“你可知此道相為何人?”
袁天罡答曰:“中黃太一。”
“何謂中黃太一?”白雲真人繼續問道。
“道宗之國,道中不二。”
袁天罡想也不想的回答。
看到弟子如此謹記於心,白雲真人欣慰的說到:
“很好,不枉我當年力排眾議,傳你先天乾坤功。昔日,三清宣揚無為,導致道宗式微,釋宗大有席捲中土之勢,我祖師天公真人張角,為保大道,脫出三清,另立中黃太一,以抗釋宗,卻被儒門聖人荀彧私下暗通八方諸侯,聯手絞殺,本門方不得已重歸三清,碌碌無為數百年,幸得黃天不棄,今日才有你擔任護國法師,你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實現本門夙願。”
“弟子,謹遵法旨!”
袁天罡嚴肅用力的點了點頭,鄭重回應師傅的百年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