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客仙逝之後,薩滿教天女敏英被唐太宗李世民冊封為國主,名義上受大唐庇護,但實則李世民將高句麗一分為三,分別立臣屬國為高麗,新羅,百濟,與之建交,架空敏英的實權,削弱高句麗的國力,又設定松嶽郡守王隆為代理人,壟斷大唐與朝鮮的雙邊經貿,王隆自稱其父親是太上皇唐高祖李淵微服東遊之際,與出自白頭山的聖骨將軍虎景的曾孫女辰義結合而生,利用大唐的名義,狐假虎威,壓低價格收購朝鮮的皮貨和山參,推高大唐運輸的糧食價格,百姓生活日益睏乏,苦不堪言,以至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各地均有無法繼續生活的百姓揭竿而起,將大唐代理人王隆的手下生吞活剝,開倉濟民,而因悼念亡夫以至神情錯亂的敏英,早已不理國事,朝政被大唐代理人王隆把持,為報復因不堪剝削而起義的百姓,大唐代理人王隆派出軍隊四處鎮壓,趁機斂財,一時間高句麗境內雞鳴荒野,路有骸骨,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亡國之時,近在眼前。
部分愛國之士找到與高句麗國曆史同樣悠長的泉蓋氏,此時的家主正是泉蓋蘇摩的哥哥泉蓋蘇文,泉蓋蘇文素來豪放,以俠義聞名朝鮮,又是堅定的保守派,一直反對臣屬於大唐,堅持兩國應平等而交,公平貿易,因此惹怒大唐代理人王隆,被其流放到遼河與軍士一起修築堡壘和河堤,看著滿目瘡痍的祖國,泉蓋蘇文胸中的怒火被點燃,找到白頭山上薩滿教總壇,以代教身份輔助幼童新任天女金裕貞的弟弟泉蓋蘇摩,希望借薩滿教之手,號召朝鮮境內的教徒加入他的造反隊伍。
泉蓋蘇摩為人平易近人,樂善好施,是有口皆讚的大善人,正是看重了他的這份隨和,虯髯客張三郎將之收為平生唯一的關門弟子,傳其水火相濟刀功法,希望他在自己百年之後,能夠充當敏英家族和世襲門閥的協調人,保護敏英家族不受攻擊。薩滿教天女敏英過世之前,考慮到新任天女年幼無知,遂立虯髯客傳人泉蓋蘇摩為代教,代為掌管。
雖也痛恨王隆的所作所為,但苦於師命,要守護前任天女敏英家族,泉蓋蘇摩一直置身事外,內心十分痛苦,當自己的哥哥泉蓋蘇文找到他時,他依然以師命難違拒絕提供幫助,沒有想到的是,年僅十歲的新任天女金裕貞,卻主動勸說他,無國哪有家?被大義感動的泉蓋蘇摩遂帶八方羅剎下山,加入了造反的隊伍。
遠在京都漢陽為敏英之子榮留王佈置大唐使者冊封儀式的王隆,對泉蓋氏兄弟加入造反毫不知情,依然花天酒地的招待大唐使者,泉蓋氏兄弟利用王隆的大意,帶著遼河守備軍潛入漢陽,於冊封大典之時,殺進皇宮,將榮留王,大唐使者,王隆及一干黨羽儘速殲滅,另立敏英幼子,榮留王的弟弟寶藏王為國主,封泉蓋蘇文為軍事統帥大莫離支,廣開糧倉,賙濟百姓,旋即出兵新羅,百濟,重新統一朝鮮,並送國書與唐太宗李世民,廢黜一切臣屬,兩國平等建交。
身在長安為唐太宗恩科取士,不明真相的儒門聖人李淳風,聞之此事,上書太宗李世民出兵平叛,李世民有鑑於隋煬帝之禍,本不願意出兵,但李淳風發動儒門太守一起造勢,又因開國將星屈突通、張公謹、柴紹、秦瓊、李孝恭等輩相繼隕落,四周虎狼蠢蠢欲動,為振國威,李世民思考再三,決定御駕親征,率三十萬大唐士兵北上平叛。
唐太宗李世民大兵壓境的訊息,如同末日宣言,漢陽城內惶惶不可終日,但泉蓋蘇摩定下妙計,率領國內一眾好手,在唐太宗李世民兵臨安市城之時,偷襲唐軍的後勤基地遼陽城,一把火將唐軍輜重燒光,困於安市城的唐軍因輜重被燒,軍心大亂,不得已只能退兵,留下大將軍蘇定方和儒門聖人李淳風守衛東海陳唐關,經此一戰,泉蓋氏聲望達到頂峰,朝鮮境內無人能及,百姓均視其為守護天神,頂禮膜拜。
轉眼間高宗繼位,禍起後宮,但大唐與高句麗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