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是玩。”

姜常樂笑呵呵的:“她才捨不得逗我。”

姐倆一唱一和的,陣營一致,讓當孃的還能說什麼。這兒子算是白生了。

姜三老爺給新姑爺夾菜:“別管他們,吃點,在那邊肯定吃不好。”

周瀾都三年多沒有在這種氣氛下吃過東西了,自從他爹過世,祖父祖母且不說,就是孃親,偶爾見上一面,母子大多也是淚眼滂沱。

他年幼不能讓母親覺得有依靠,也變不出來一個活著的父親安慰母親。

每次面對哭啼的母親,周瀾都是無錯。姜家的氣氛,讓周瀾鼻子有點堵。

好在很快控制了情緒,他不是母親,他不能整日哭哭啼啼的,他得給母親做依靠的。如今他還是娶了媳婦的人了。周瀾暗暗的深呼吸,才平穩了情緒。

吃過飯姜三老爺才問姑爺:“成家了,有什麼打算,或者有什麼喜好。“

周瀾:“從爹爹亡故,小婿就一直守孝,每日抄寫經文而已。”

姜三老爺聽著就上火,周家小二房忒不是東西,霸佔錢財就算了,故意耽誤孩子的前程才是真的該死。

姜三老爺:“這個其實也不著急,總要找到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向。”

即便是自家父親在的時候,他的未來方向也是好好讀書,喜歡,感興趣都是不存在的。

難道這就是大家族同新貴的區別?

姜三老爺看著新姑爺小心的詢問:“你看這樣成不成,我同你母親想要去京城走走,常樂就先放到你那邊,常樂的先生也跟著過去,你先跟著先生一起學學,若是喜歡,咱們再找個書院讀書。若是不喜歡,咱們再看看其他的。”

周瀾就明白了,岳父是在小心的試探,引導自己往讀書的方向走。

這麼大了,還是知道好歹的,當初他對讀書這事不是多熱衷,可有可無,說不上喜歡不喜歡。

可從他爹沒了,二叔不讓他讀書以後,他才知道,讀書這事多重要,有人願意為他這麼打算,他眼角又酸了:“全憑爹做主。“

姜三老爺鬆口氣,這孩子知道好歹,這就好,這就好。

也不用商量的口吻了,大包大攬的就開始安排:“你爹在的時候,同我書信往來,沒少誇你讀書好,腦子好用,你爹活著肯定也願意你把這學問撿起來。這三年也不算是耽誤,只當是沉積心情。何況孝道肯定是沒錯的。”

後面這話說的意味深長,在姜三老爺看來,三年刷出來一個孝子的名聲值了。可惜年輕人眼下還不太懂老狐狸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