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競賽班是不是都是特別厲害的大佬呀?感覺他們都是學神一樣的存在。”

“好像並不是這樣,我聽說只要是某個學科比較突出的學生都有可能被選入競賽班呢。”

“是嗎?那豈不是很多人都有機會進入競賽班了?”

“對呀,但也要看個人的興趣和能力啦。畢竟參加競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和毅力,很難堅持下來。而且,競賽班的學習壓力也挺大的,要想取得好成績並不容易。”

“不過聽說競賽班可以降低分數錄取大學,這倒是個不錯的福利呢。”

“是啊,但這也意味著競爭會更激烈。而且,就算進了競賽班,也不一定能拿到降分的資格。還要看在競賽中的表現,如果拿不到好名次,就可能浪費了這麼多努力。”

“看來想要透過競賽班來獲得更好的升學機會也很難呢!”

“沒錯,而且選擇競賽班還有一個風險就是可能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如果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競賽準備上,那麼其他科目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要慎重考慮是否適合自已。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已的情況做出明智的選擇。”

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教務處釋出了競賽選拔入圍一榜的最低分數線。毫無懸念的,各科除了數學最低分數線是142之外,物理、化學和生物全部都是100分。然而,這僅僅是一榜,如果一榜沒有招滿,將會降低入圍分數線,進行二榜招生。

往年,競賽班的選拔入圍完全依據期末考試的成績來確定。而今年的期末聯考中,物理學科在南亭附中的滿分同學多達247個!而競賽班僅僅招收50人。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物理獲得滿分的同學也未必願意進入競賽班,因此一榜很可能無法招滿,需要進行二榜招生。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林翔在這次考試中綜合分數排名第一,但他的物理單科成績只有99分。這使得他無緣一榜的招生名單。

大約一週過去,所有入圍學生確定意向之後,物理學科恰好有50名學生確認意向,進入複試。這意味著複試實際上已無關緊要,只要報名人數不超過50人,就必定全員錄取。然而,為了挑選出真正卓越的學生,教務處將物化生三科的入圍線劃定在了98分,且允許分數在98至99分之間的有意向的同學自主報名。林翔得知此訊息後,立刻報名參加了考試。

報名完成後,他成功登入了網站。網站上詳細公佈了複試的時間、流程、注意事項以及筆試的範圍。由於林翔是補錄的考生,他收到資訊時已晚了一步,但幸運的是,複試時間定在次日,僅給他留下了半天的準備時間。不過,林翔平時學習紮實,因此並不感到過分緊張,只是簡單地模擬了一下面試場景。

第二天,複試如期而至。教室裡瀰漫著緊張的氣氛,同學們個個面色凝重,彷彿揹負著千斤重擔。

首先是筆試環節,大家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不出所料,附加題果然涉及到了一些微積分知識。不過,對於早已自學過微積分的林翔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題。他沉著應對,雖然寫得有些吃力,但還是完成了所有題目。

隨著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所有同學紛紛交卷。接下來就是面試環節,每個人都要面對評委們的提問和審視。這個環節更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

一週後,各科成功選拔的名單終於公佈了。林翔以89分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二,其中筆試得到了96分,面試則是82分。然而,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一位平時並不起眼的同學——路源。她以筆試滿分100分,面試85分的優異成績奪得頭籌。

這次複試結果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尤其是那些一直以來自視甚高的學生。他們怎麼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