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趙靜殊吃完早膳,目送祖父去縣衙,轉身回屋時,便聽春花喊道:“今兒幾個嬸孃要來做年宴的吃食了,順便帶了他們的子女,老夫人讓我們到主屋先候著她們。”

趙靜殊跟著大家進入主屋,走到炕的最後面,坐在了炕沿上,趙惟明坐在了趙靜殊對面的椅子上,側著身子,手裡轉動著桌子上的茶蓋。屋子裡安靜的有些尷尬,春花看了看趙惟明,“明哥哥,今天聽說瑤姐姐也要過來呢。上次瑤姐姐的祖母過來串門還給你帶了瑤姐姐做的荷包呢。不知道你喜不喜歡。”趙惟明連頭也沒抬,春花站到那裡見趙惟明不說話,有些無措,趙惟聰咳嗽了下,“幾個堂哥過來嗎?我好好想想帶著他們在家裡玩點什麼?”趙雲惠看了眼趙惟聰:“那幾個堂哥都沒有上過私塾,跟著家裡人幹農活的泥腿子,你要和他們在家裡玩個響動出來,娘不打斷你的腿。”說完轉身對著春花瞪了一眼:“瑤姐姐來了就來了,你和我二哥哥有什麼好說的,那荷包的事情我娘就沒有和我二哥哥說過。我大伯父供我二哥哥讀書,肯定是讓他以後入仕途的,等到大伯父入帝都任職,我們舉家都會遷到帝都的,你是撈哪門子神呢,以後讓我知道你在說這樣渾話,我定會告訴祖母的。”春花被趙雲惠如此一說,眼睛裡打著淚花,看著趙惟明,“對不起,明哥哥,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支吾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句。

趙靜殊看了一眼尷尬的春花開口道:“春花,下去拿些水果、點心放到四嬸孃屋裡,一會堂兄妹們來了,會到四嬸孃那裡待著。順便泡些茶送到主屋,嬸孃們來了喝。”

春花看了眼一直低頭把玩茶蓋的趙惟明,轉身離開了。

趙惟明看了眼趙靜殊,低下頭繼續轉著茶蓋。

一會便聽見內院進來好多人,幾個人趕緊出門迎接,院子裡族裡的嬸孃來了七八個,孩子們也有十幾個,把個院子瞬間站滿了。祖父有四個兄弟,兩個妹妹,都在佑北縣,五個兄弟,每房都有四五個孩子,也都各自娶妻生子了,整個趙家族裡有百十號人,在整個佑北縣算是大家族了。

便刻,院子裡的人分了兩撥,大人到祖母屋子裡,娃們到四嬸孃屋子裡。趙靜殊和趙惟明,等著兄妹們都進了四嬸孃屋子,兩人才一前一後跟著進去,四嬸孃屋子也是裡外兩間,趙惟明讓堂姐妹們進了裡間,堂兄弟們留在了外間,站在裡外間的的門口說道:“外面冷的很,都上炕嘮嘮家常,好久沒見了。”趙惟明話音一落,裡間和外間的孩子們,都開始脫鞋上炕了,年長的幾個堂哥,有些不好意思,便在地上的藤椅子上坐了下來。

趙靜殊進了裡間的時候,不動聲色,瞅了下都上了炕的堂姐妹們,她們圍著炕上的兩個矮桌子,分別坐了下來,趙雲惠看了一眼趙靜殊,坐到其中一張桌子上去了,趙靜殊脫了鞋,上了炕坐到了另一張桌子上。圍著她的幾個堂姐妹,嘰嘰喳喳問著幾個伯父做的是什麼官,伯父家的孩子如何……,吵的她頭都疼了,回覆的話趕上她說一年的話了,最後,趙靜殊實在不想在說話了,便以喝水為藉口,出了屋子,趙惟明也跟著出來,看著趙靜殊問道,“怎麼了”。

“堂姐妹說了半天話了,估摸著她們渴了,我想著弄些水去,順便找幾幅紙牌拿給他們玩。”

“我和你到我屋子去燒些水,給他們打過來”

趙靜姝擺了擺手,“你回去招待他們,我一個人就可以燒水。”

“我也出來散個風,走,一起燒水去。”趙惟明說著朝自己屋子走去。

西廂房蓋好後,趙靜殊這是第一次進來,就一間,炕上靠牆擺了一個紅木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炕中間放著三張書案,其中一張書案上放著硯臺和紙墨。地上,擺放了一個長桌子,旁邊放著兩把椅子,長桌子上擺放的也是書籍,炕的另一頭就是灶,灶旁邊有個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