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去固鎮(3) (第1/1頁)
陌上塵緣幾度雲煙出自哪裡 七上八下的朱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時從裡間出來一個十八,九歲的憨厚青年,跟著又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苗條少女。哥兒忙對月娥說:“這是二叔,這是阿姑”。又指向月娥道:“這是劉娘子”。
月娥上前行禮,兩人溫和地叫她不必多禮。
阿姑上前拉著小娘和月娥的手到了後院,趕緊去廚房燒熱水。
這是一個二進的院子,前院五間正房,左右各三間廂房,一間耳房。走過旁邊的甬道,便是後院,也是五間正房,左右各三間廂房,一間寬敞的廚房在左廂房末端。
後院正房裡傳出重重的咳嗽聲,哥兒擔憂地望向裡面對月娥道:“祖父病著還未愈呢”。
小娘過來牽起月娥的手進了房間裡,從箱子裡取出一套衣裙給她,又將新做的一雙繡鞋放在她手裡,柔聲說:“姐姐,洗漱好就換上它。”
月娥忙道謝,小娘微笑著搖搖頭,轉身關上房門岀去了,也到阿姑屋裡去洗漱。
月娥對著一盆清水低頭望去,這是一張青腫得厲害的臉,眼睛都腫成眯縫了,額頭上凝結了一大片紫黑的汙血,青腫使得臉上的五官扭曲著,很是醜陋,完全是一張陌生的臉。她很傷痛,也很無奈。小心洗完臉,又進浴桶裡洗澡。換上陳小娘送的藕色緞面褙子,嶄新的鞋襪,將一頭長髮盤在頭頂。
走出房間看到哥兒已洗漱好了,他面色白淨,長相清秀,換上了淺藍色的緞面長袍,有些讀書人的斯文模樣。陳小娘也洗漱好,換了一套與她同款的青綠色褙子,梳了兩個髻子,圓圓的臉很白淨,長相秀美,透出幾分溫婉的淑女模樣。
廚房裡,陳祖母在焦急地對二叔說:“二郎,快去村正家叫上四哥兒陪你去隆州,打探你大哥,大嫂的信兒。”二叔喏了一聲飛快地跑出去了。
祖母召呼他們進去廚房食飯,靠窗的方木桌上有一大盤烙餅,一盤炒雞蛋,一人一大碗粥。祖母熱情地給月娥碗裡夾上一大筷子雞蛋,叫她要食飽。吃罷飯,整個人也緩和過來了。
祖母看著月娥青腫的臉,關心地問她:“劉娘子家住哪裡?”
“奴家住荊州,要前往固鎮尋外祖家。”
“怎地就小娘子一個人去麼?”
月娥點點頭,眼圈紅了。
“小娘子的爹孃呢?”
“爹孃已沒了,娘生前叫奴去固鎮尋外祖家。”她的眼淚不知不覺流出來,哽咽著。
祖母忙拉過月娥的手:“好孩子,不哭,不哭。”自己也紅了眼圈。
她輕輕拍著月娥的手,想一想又安慰道:“小娘子姓劉,哥兒的娘也姓劉,外祖家也在荊州,說不定還是同族同宗。等劉氏回家來問問,不定與哥兒姐兒還是表親呢。小娘子安生住著,當這裡自個兒家一樣。”
身逢這樣的亂世,這樣的孤苦無依,前程難料,此刻聽到祖母這樣溫心的話,猶如一股暖流從心裡淌過。月娥感動地望著祖母綿聲說道:“多謝祖母”,聲如黃蔦,婉轉動聽。
倆姐弟親暱地叫她:“姐姐”。
陳小娘拉著月娥出了廚房,慢慢逛到街上,月娥邊走邊問了這裡的情況。
祖母生有兩子一女,長子便是姐弟倆的父親,次子便是二叔,女兒便是阿姑。祖父臥病在床,身體好時就到前面的自家鋪子給本族的幾個學童授啟蒙課。他年青時就考中了秀才,後來去參加秋闈途中大病一場,便不再去考了,在家辦了這間私塾,整個陳家莊人都敬重這位莊裡唯一的老秀才。他家有三百多畝良田,在當地是殷實人家。街鎮上有五,六百戶人居住,周邊的田間地頭散居著幾百戶。街上車水馬龍,很是熱鬧,常有南來北往的商販在這裡歇腳中轉,這是通往固鎮的必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