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去固鎮(4) (第1/2頁)
陌上塵緣幾度雲煙什麼意思 七上八下的朱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兩人走了一陣很疲憊,無心再逛,回了小娘屋裡倒頭便睡。
睡得正香,月娥被一陣狂亂的打門聲驚醒。外面天色已暗,阿姑跑去開了院門,二叔大步走到廚房悲聲說:“娘,不好了!兒與四哥兒去荊州半道上,遇著一位黑衣人,他渾身是血叫我們快些返家,荊州城被遼軍佔了,城裡的軍民全被殺盡,遼軍很快就會打過來。娘,咋辦呢?”
月娥翻身即起,她從那邊過來,是知道這些情況的。街上有人在跑動,村正來了,他去了老秀才的屋裡商量咋辦。
陳小娘也聽到了二叔說的話,她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地哭道“爹…娘…”
月娥趕快出了房間,只見祖母癱坐在廚房門口,渾身都在顫抖,說不出話來。
村正急急離去,正房裡老秀才在喊:“二郎,快帶家裡人去固鎮,那裡城牆厚,可抵擋一陣,去了再想辦法。”一陣劇烈的咳嗽和重重的喘氣。
院子裡一片哭聲,街道上傳來嘈雜的腳步聲和驚慌的呼兒喚女聲。
“祖母,奴家父母就是在荊州城沒的,遼軍不會就此罷手,肯定是要打過來”。
祖母一下子仿若風燭殘年的老人,風吹起她額前的白髮,神情不勝悽苦。她吃力地站起來,月娥趕緊上前攙住。
房裡老秀才邊咳嗽邊喊:“渾家,帶孩兒們去固鎮,趕緊走”。
“夫君,您也快起來一起走”,祖母流著淚說。
“為夫這身子已不經摺騰了,就守在家裡。老夫讀聖賢書,與世無爭,已年老體衰,想那遼軍不會太過為難”。
“夫君,您不走,妾也不走”。祖母哭著,踉踉蹌蹌往老秀才屋裡去。
“不妥!快帶孩兒們離開”。
祖母堅決地搖頭,喚上二叔:“二郎,你快帶哥兒他們走”。
二叔哭著對父母說:“爹孃不走,兒也不走,父母在堂,哪有做兒子的只顧自己逃避”。
街上嘈聲四起,雞飛狗叫,人聲鼎沸。
月娥十分焦急,知道古人愚忠愚孝,認死理,一時半會兒轉不了彎,白白耽誤時間,作無謂的犧牲。她站在老秀才的房門前屈膝行禮,果斷地說:“祖母,我們幾個年紀小,行得不快,得趕快先走,您們商量好隨後就來”。
祖母點點頭,月娥忙跑去小娘房間,手腳麻利地背好自己的包袱,出來抓起哥兒的手對陳小娘和阿姑說:“我們先走”。
哥兒被抓著手只得跟她出來,陳小娘見哥兒出去了也緊跟著出來,阿姑趕緊收拾了也跑出來和他們在一起。
街道上越集越多的人,有人高舉著火把,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揹著包袱,有的推著板車,板車上坐著老人和孩子,人們扶老攜幼,摩肩接踵,驚慌失措地往固鎮奔去,場面一片混亂。村正家的四哥兒揹著包袱從人群中擠過來問阿姑:“二哥呢?”
“二哥攜爹孃在後呢”。
他急忙一手拉著陳小娘,一手拉著阿姑,對陳哥兒和月娥說:“快走”。
土路上都是烏泱泱的逃難人群,月娥跟著走得氣喘吁吁,頭昏眼花,好幾次都是陳宇軒緊緊抓住她才沒有跌倒。
哥兒緊張地看著月娥,她太瘦弱了,還沒有一筐草重呢。古時農耕時代,農人的地位高於工,商業者。殷實的農家子弟從小便是半日農耕,半日讀書。哥兒從小就常揹著筐子隨爹和二叔去地裡勞作,祖母專做合他口味的飯食,他長得結實,如初生的牛犢不知疲憊。他覺得自己應當體恤弱女子,便蹲下身來,“姐姐,我揹你走一段”。
“這可使得”?月娥虛弱地問道。
“無妨”。
“若是累了便放下來”。
他諾了一聲背起月娥快步向前,人們都在扶老攜幼地往前走,哥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