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峰和盧瑤安靜修煉的時候,人工智慧突然告訴他:沒錢了。
是的,就是沒錢了。
隨著基因藥劑在自家集團的普及。智力提升所帶來的技術突破,讓他做出了對科研團隊擴招的舉動。
沒擴招之前,算上學校的教師,整個科研團隊7000多人,平均每個月的工資超過4億。
以集團的體量,支援這些科研人員的工資和科研專案還是綽綽有餘的。
可問題是隨著科研的人員增加、專案的增加,各項裝置、場地、材料、等等開支都瘋狂暴漲。
每個月的人員工資加上科研開支超過了100億,科研團隊也達到了1.5W人。
每個月除去所有開支,集團現在每個月的收入不足5億。
招人可以先停一停了。
科研卻不能停止。
看來只能走貸款這條路了。
500億,這是陳峰準備貸款的數字。
“吳行長你好,我是陳峰,閩南集團有聯絡過你的。”
吳遠永,大秦人民銀行閩南省總行長。
這個電話並不是沒有考慮過讓王承先去打,想了想,他的體量可能有些不太夠。
最後託二爺爺陳真打了個招呼,聯絡到的。
“陳總你好,我知道。聽說你是準備辦一筆貸款業務?不知道你要貸款多少?”有人貸款吳遠永自然熱情。畢竟是有任務的。
“是的吳行長,如果可以的話,我準備貸款1000億。”
登門檻效應,自然要用一下。
“啊?1000億?”吳遠永很是詫異,閩南集團和他有過蠻多業務來往的。
聽說陳峰是他們家族的小輩,以為貸款也就幾億十幾億什麼的。
沒想到是1000億!
1000億什麼概念,閩南集團在他們這最多也就能貸個200億。
“陳總你準備用什麼作為抵押呢?”詫異歸詫異,他自然不會把陳峰當傻子。
“如果方便的話,我可以把我集團的財報發給你看一下。”
“可以。”能看到陳峰集團的財報是最好,如此大筆的貸款,到時候他們自然會去陳峰的集團核實。
加上威信,陳峰讓人工智慧整理了一份近半年的財報,發給了吳遠永。
六月,營收153億,支出140億,利潤13億。
七月,營收158億,支出152億,利潤6億。
八月,營收157億,支出155億,利潤2億。
九月,營收168億,支出160億,利潤8億。
十月,營收245億,支出212億,利潤40億。
十一月,營收190億,支出220億,虧30損。
現在集團賬上總還剩下不到200億的,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短時間內沒有進項的話。
集團在堅持半年就會進入負債狀態。
而科研這種東西,充滿了不確定性。
科研團隊的智商提高,科研成果會越來越多。
科研成果不代表能賺錢。
所以貸款也就成了必然。
吳遠永仔細翻看了一下星海集團的報表,賺錢的主要是無人機和機床專案。
用錢的大頭就是學校。
是的,陳峰把所有的科研團隊都安排到學校去了。
搞得現在學校的地盤明顯不夠用了。
“陳總,我剛剛看了一下,為什麼你們學校的支出有這麼多?”
畢竟這種報表不會那麼詳細,所以吳遠永才會那麼好奇這些錢都花哪裡去了。
如果沒有學校這個拖油瓶,星海集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