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

普通人的行為和思想並不具有力量,所以他們可以信口雌黃,可以做違心之舉。

然而修行之人,除非是墮入了魔道,走上了邪路,否則一言一行,往往都得合乎其自身心意。

特別是像山中地藏這般修為高深到半步舍利,已經靈性合一的大修士。

什麼是靈性合一,就是降了心猿,定了意馬,念念如一,沒有了彷徨與猶豫,能夠從頭到尾貫徹自己的心意。

普通人的心思,往往是多變且雜亂的。

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們只會在外界的干擾下隨波逐流,被各種或真或假的訊息所影響,在激素的刺激下一時興起,草率地做出決定,然後被動的等結果出來,或是後悔,或是高興。

但真正的修士不一樣,他們一般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也不會被自身的內分泌和激素所影響。

他們能夠時時剖析自己的內心,分析利弊,透過現象直視本質,然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並且願意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代價,不會後悔,也不會哀嘆。

這種行為,在半聖王陽明的書中,有一個專有的名詞,那便是“知行合一”,可以入道矣。

山中地藏當然還算不上是完全入道,也當不得半聖之名,畢竟他只是完成了真靈合一,還沒有完成靈肉合一這一步,只能主宰靈魂,並不能以靈魂反向主宰肉體。

但即便這樣,他也有自己的堅持。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這,就是山中地藏對於大筒木羽衣行事的看法,也是他最為根本的善惡觀之一。

破壞世界的不是大筒木羽衣,而是他的母親,拯救世界的時候他還是個年輕人,雖然在這個過程有著某隻老蛤蟆的蠱惑,但其善意卻是發自本心。

至於最終沒能成功解決問題,因為放過了自己的母親而導致這個世界的運轉出了問題,那也是無心之失,是其本身的能力和認知不足,並非是他的本意。

更何況他為此也吃了這麼多年的苦,以一己之力鎮守“極樂淨土”這麼多年,常年與惡業為伍,甚至還冒著永不能超脫的風險,這足以抵消他的部分罪孽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山中地藏又有什麼理由和立場說出“為了拯救世界,為了大局,我必須要消滅你”的話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