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城門口,王管家給了路引,守城的差官很快把他們幾人放行。

進了城門口,馬車踏過青磚城牆,由溱州城門徐徐往大街上跑去,汪彤兒掀起馬車視窗簾子往大街瞅去。

街上繁華蕃昌,兩岸車水馬龍,攤販眾多,人煙阜盛。

汪彤兒甚至眼尖地發現還有身著奇裝異服的西洋人,吸引她注目的是他們那一頭與眾不同的金髮。

這要是在現代社會不要說是外國人是一頭金髮,國人也大多愛染上那一頭漂亮的黃頭髮。因此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汪彤兒在京城時也逛了幾次街,卻從沒遇見一個高鼻子藍眼睛的西洋人。

有的也只是身著奇裝異服的西域來的異族人。

耳聽得小販們紛紛叫賣吆喝,汪彤兒看慣了現代社會高樓大廈,卻也被溱州城的繁華所吸引得好奇無比。

雖然沒有京城裡的殿宇樓亭縱橫交錯,但也有飛簷牆脊參的富賈人家奢華建築。

人丁、商事也不比在京城遜色,不但不遜色,好像比京城更繁榮昌盛。

溱州為大周最富庶的地方,因為毗鄰大海,地理條件優渥,還是大周朝最主要的鹽產地。

由於氣候適宜,附近的山是種茶的好地方,因此,溱州也盛產茶葉。

做茶葉生意的茶行大小有幾十戶,最大的茶行當數沉、王、鄭、秦還有許家。

茶葉豐富,茶行一多嘛,外地客商來進貨的也多了起來,就此誕生出每年一度的鬥茶大賽。

而且朝廷為發展商業,實施了很多新政策,所以溱州在明正帝繼位後迅速發展,漸漸成為了與關中天府之地齊名的金池湯城。

汪彤兒心中感嘆:怪不得是個富尚之地,比之京城的繁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她穿過來見過最最熱鬧的古代街區,心中再一次感慨:真實的古代街市真不是影視劇所能表達的場景。

小雪長到一十四歲,從未看過如此的繁華坊市,自是興奮無比,正好奇地凝眸左右張望。

漸漸地,馬車往東城的富賈聚集之地而去,那裡的建築飛簷斗拱,不知覺間兩旁的的行人商販也少了許多,道路愈加寬闊,石磚地鋪,庭院深深的富賈人家的大院是鱗次櫛比。

汪彤兒凝估摸著這是溱州城富貴人住的地方了。

馬車在一座高門的府邸門前停下,是一處五進五出的典致院落,重重簷歇山樓頂。

正門之上有一匾,上書兩個大字“秦府”。

正中大門洞開,門前站著一溜下人,為首一個四五十歲年紀,鬚髮花白的老管家模樣的人正躬身垂首而立。

原來她們一行人進了城門口時,秦寶臻這倆天派人在城門候著的下人,先行一步回府報信。

等汪彤兒帥氣地踏著馬凳子一躍而下,那位老管家立馬上前躬身行禮,顫抖著幾綹花白鬍須,激動地高聲道:“老奴秦德旺恭迎少爺回府!”

秦管家在秦家管事二三十載,歷經兩任主子,正要惋惜主子這麼大的家業無人守候時,被遺忘在老家的大少爺從天而降!

激動得他含著一把辛酸的老淚:老爺有後了······

只是這大少爺身子骨也太孱弱了許,唉!估計是在老家日子不好過。

老管家聲音一落,他旁邊一溜下人整齊劃一地躬身,高聲道:“奴才恭迎少爺回府!”

我的個乖乖!

還挺有陣仗,場面蠻大的嘛!

搞得自己好像是個從京城來的欽差大臣似的。

汪彤兒頷了頷首,壓了壓嗓音:“嗯!有勞秦管家前面帶路!”說完,還不忘用雙手扶起秦管家躬著的身子。

“謝少爺!”

秦管家見少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