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書記聞言一挑眉看向李苗苗,帶著審視:“教材你弄到了?”

“應書記您放心,是正規渠道。這次和我們村香皂作坊合作的是紙廠,他們廠子大,業務廣泛,也有印刷這一塊,省裡頭許多學校都是在他們廠裡印刷的教材和資料。”

“我想著村子裡的孩子們,就和魏廠長商量了一下,能不能用香皂進行交換。魏廠長是個十分熱心且心善的人,知道我們村子裡孩子的情況,當即就拍板答應下來。”

李苗苗只撿能說的,裴國安招人弄到了省城幾所重點學校的學習資料的事情並沒有提及,有些實惠留給自己就好了。

應書記和梁縣長當真是對李苗苗刮目相看了,還是李苗苗同志腦子活,他們都沒想到還能這麼操作,這確實不違反規則,真是把紙廠對芳林村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

“要是這樣,你們芳林村自己辦學校,這是好事,我們沒有反對的道理,這也是實際情況不允許,暫時才只在趙家村建學校。”

“領導的難處我都理解,所以想著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絕對不麻煩領導。也希望多一所學校,能夠讓周邊更多的孩子讀上書,畢竟趙家村的學校可能建的不大,一個村子幾個名額,解決不了孩子們讀書的問題。”

李苗苗這麼說著的時候,不忘了拉踩趙家村,實在是趙家村事兒辦的不地道,這事情一樁一樁的,當他們芳林村的人都是泥捏的好欺負不成!

趙大隊長聽到這話臉色有些精彩,偏又反駁不得,是他們事情做在前頭。

主要也是當著領導的面,他沒李苗苗這麼大的膽子。

應書記和梁縣長看李苗苗這樣,這姑娘可不是吃虧的性子,趙家村這麼幹,也難怪她生氣。

“多一所學校是好事,不過其他村子要讓孩子在哪兒讀書就看各個村自己的決定,我們就不管了。”

“這是當然,我們也是這麼想的。村子裡建學校,主要還是為了我們芳林村自己的孩子,教育不能落後,其他村子願意來我們不會拒絕,但不來我們也不勉強。”

應書記和梁縣長都是忙人,李苗苗把事情說了,就出來了,趙大隊長也同樣跟著李苗苗一起。

當著領導的面,趙大隊長怎麼也不好甩臉子,一出縣政府的大門,臉就耷拉了下來,冷哼了一聲朝著他們村的拖拉機走去。

李苗苗建趙大隊長這德行,沒忍住幼稚的翻了個白眼。

不說別的,趙家村有這麼個大隊長,以後和他們村子怕是沒有交好的可能。

“大隊長,你咋這臉色,是不是建學校的事情縣裡頭的領導改主意了?”

“那倒不是,到咱們村建學校是縣領導開會決定的,哪裡會說改就改,不過這芳林村現在是越發能耐了,這個時候建學校,是想跟我們村子較勁不成?!”

“芳林村也建學校,這是咋回事,領導能同意?”

“他們是自己建,又不用縣裡頭撥款,領導有什麼不同意的,只是他們建學校也就罷了,居然還在應書記和梁縣長面前告我們村的黑狀,讓我被應書記和梁縣長好一頓批。”

“大隊長,我們要怎麼辦?總不能讓芳林村的人把風頭都搶了。”

“這話不用你說我也知道,原本我想著不過是建個學校,用村子裡那幾間沒人用的老屋當做教室就成,這樣一來,我們還真得做出點樣子來,不然芳林村的人該得意了。既然他們建了新的教室,我們也建,咱們村也不是出不起這個錢,何況建房子用的磚瓦咱們都能自己燒。”

趙大隊長這樣被應書記和梁縣長批評,還是當著李苗苗的面,這一次不管怎麼樣也要扳回一籌,不然這張臉往哪兒擱。

“大隊長說的沒錯,誰不知道我們趙家村的底子,芳林村日子過的好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