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仁玉可能是假的。”
王欽若看著所有人,閉目說道。
他的表情好像很痛苦,聲音也充滿了苦悶之情。
可是他的心裡是他喵的笑開花了。
這可是政事堂一群相公費盡心力想出來的,就是為了,打壓儒家。
老夫等人也是看過二十四史了,這麼噁心的家族,真是給聖人丟臉,本來還沒想到怎麼收拾孔家,沒想到啊,後世之人居然考古考出了孔家有了三種血脈,闕里孔氏居然讓人給換種了,奶奶的熊,誰不知道孔家是極端的皇漢主義者,對李唐皇室都直言其血統不純,是胡種,怎麼可能自己給自己家族換種?
”“孔末已經全族殺絕了,不可能有人生還,誰能假冒。”
“不可能是假的,孔仁玉的是不是好幾朝都承認了,信物也都驗看過了。”
“不錯,張家確實是孔家的姻親。”
“那些老家人也都看過了,確認就是其人。”
“沒錯,孔光嗣確實有子孔仁玉,在族譜上可是有記載的。”
王欽若的話音剛落堂內眾人就開始議論紛紛。
一口咬定闕里孔氏不可能換主的,孔仁玉也定是孔家的後人,這已是天下仕林的公論,這時候把這事又翻出來,孔家嫡系闕里孔氏可就沒有後人了,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都說完了?”
王欽若端坐在椅子上看著眾人,緩緩的開了口。
“孔家先祖是有定論的50世祖華胥氏,30世祖商王成湯,14世祖微仲,宋國的第一代宋公,孔姓始祖為孔丘,這些都是有定論的。”
“不錯,孔家可是從伏羲之子少典一脈傳承下來了,又是成湯嫡脈,宋公親支,一路流傳下來可是一點不錯的,歷朝歷代的史書上也是有記載的。”
一個老頭站了起來說道。
“你是何人。”
王欽若問道?
“老朽,竇書君,燕山竇家在江南的主事人,主家在江南有五萬畝地,老朽就是在照看這地的。”
竇書君拱手說道。
“燕山竇家的人?”
王欽若捻了一下鬍鬚,眉腳挑了一下。
“孔末的事,你知道多少?”
“孔末一家和當初動手的人都死絕了,孔仁玉……”
竇書君提到孔仁玉就不知道該不該說了。
“說吧,你家家主當年也是後周的大臣,也是見過孔仁玉的,他就沒有什麼話麼?”
王欽若看著竇書君的眼睛,微不可察的點了下頭。
只有那位竇書君看見了王欽若的動作,其他人都沒有發現。
“老家主說,孔家有問題,九個月的孩童,是如何活下來的,張氏也不是什麼大族,又是怎麼保下那個孩子的,孔末為什麼沒有殺他們張家。”
竇書君的話讓大堂內的眾人議論紛紛。
是呀,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是怎麼活下來的,那個孔張氏又是怎麼從泗水帶著孩子跑回曲阜的張家的?
張家是一個小家族,又是怎麼成為孔家嫡系長孫的夫人的?
還有那孔仁玉九歲便精《春秋》、通六藝,姿貌雄偉,為人嚴謹,臨事果斷,這還是人麼?
要通六藝,可是要花大錢來學的,光御這一樣,也不是小家族能供起得,再說人才九歲就姿貌雄偉,怎麼可能,九歲的孩童,有什麼容貌,那長相可是一天一變的。
孔仁玉的事,好像就是張家的人自己傳出來的吧。
唧唧喳喳的議論聲,響個不停。
要說對於國家大事,縱談天下,南方的家族還差一些,比起北方的雄渾大氣,南方總是有點小氣。
但是要說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