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這話說的真是勁爆,估計這話是一直憋在心裡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這話一說出來,朱標的面色都紅潤了幾分。

看樣子是心中的鬱結之氣消散一些的緣故。

不過誰能想到一個儒家教匯出來的太子,最想要的臣子會是法家的酷吏呢!

“那這些話,你為什麼不去和你父親說呢?”

卓群看了一眼門外說道。

朱標斜靠在枕頭上,搖了搖頭:“父皇,他想將我培養成一個完美的太子,一個仁慈的君王,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仁君豈能用酷吏?”

“你很想要酷吏?”

卓群問道,這個問題很關鍵,是議會廳裡的人讓問的,心理評估需要這個答案。

“我不喜歡酷吏,在我看來最適合我的是張釋之和於定國這種人物,可惜沒有法家沒了,就只能來培養酷吏了,當今天下不喜法家呀,可能成為真正酷吏的是一個都沒有。”

朱標抬頭看著手撐著頭,雙眼有些迷離。

“李師是最後一個法家了,就是這個法家也是亂世自學成才的,現在五經取士一定,天下就完了,人人都會去研習五經了,就連那些儒家的子弟,現在也是隻識五經了,現在也不能說出自己的意見了,所有文章都是要代聖人言,還只能去學習朱熹的東西,一個道德敗壞之士的學問有什麼好學的,要知道這朱程理學,學的最好的,可是江浙之士呀!”

“我父親做過和尚,做過乞丐,古之君王無人比他的起點更低了吧,卻成為了天下得國最正的天子,就是秦始皇,也是奮六世之餘烈,幾十代的積累奪得的天下。

其他歷代開國的君王最差的也就是漢高祖劉邦了,可那也是讀書識字做過亭長的人呀。

而我父親不是呀,他是放牛娃出身的,一個大字都認識,做和尚的時候就是為了一口飽飯,連經文都不會讀,他是在做軍隊裡才學會了寫字。

他尊敬讀書人卻對讀書人的東西一點都不瞭解,再加上被宋濂他們矇蔽,就去選擇了朱程理學,將朱程理學定為了天下的正統學問,這種代聖人言的摳字眼的學問只能去培養那些腐儒的,到了開國之後,江浙之士屢屢成為狀元,宋濂劉基都說是他們的才學好,是應該的,我呸,他們都研究了幾百年的理學了,甚至文章怎麼寫的都是他們定的,不比才學只比文章,入取的一定是江南那些文章寫的花團錦繡的清流之士了。

這樣下去,幾代以後就不是比誰的才學高,而是比誰的文章寫的好,清流之官一定是會佔據整個朝堂的,實幹之臣是一個也沒有了,我是看不到這天了,真是可惜了大明啊。”

朱標在卓群的催眠下把自己心裡的話全都說出來了,聽得大家都是對他有了新的認識,這是個很清醒的太子,能看得到大明的弊端,要是他能活著繼位,那些文臣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為什麼可惜大明?”

朱標突然說了一句可惜大明,讓卓群有些摸不到頭腦。

“科舉取士裡,入取最多的可是江南之士,尤其是江浙之士,他們的心裡想的還是張九四,而不是我大明,早晚有一天我大明會敗壞在這些江浙之士的手裡。”

卓群和議會廳裡的人聽到這話,只覺得朱標的預感太對了,大明還真的就是亡於這些人之手的,東林黨就是江浙勢力的代言人,他們從來都沒有把自己當成過大明的子民。

朱元璋在門口聽到這些也是心裡翻騰,他從來就沒想過這些東西,他一直都認為北方是因為一直被蠻夷統治,讀書人少在科考的時候入取的人才少的,根本就不知道是文章的問題,在之前他是把文章好壞與才學的高低是劃等號的,沒有想過文章是不等於才學的。

在聽到朱標說的江浙之士心念張九四的話,心裡就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