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春去暑來,轉眼已是五月。端午佳節將至,華亭縣城內早已瀰漫著粽子香味,家家戶戶掛艾草,佩香囊,彼此相攜著去河邊看划龍舟,大街小巷人流湧動,好一派節日歡騰的氣象。

顧府內也是忙碌不已,今日老爺夫人要帶著少爺們到府城裡去和顧老太爺共度佳節,行李、馬車、節禮還有主子們的各式物件,都得快快齊備,眼看時候不早,下人們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能學會分身術。

“哥哥!”顧雲巧拿著一個香包,一到人多的地方就努力縮小步子、穩住身形,做出端莊的樣子。等進了顧雲霽的院子,沒人再盯著她是否像個大家閨秀,便按捺不住性子,迫不及待地跑起來。

“哥哥,這是我親手做的香包,裡面放了些雄黃、艾葉之類的香料,你去府城的時候就戴在身上,可以辟邪。”看著香包上蹩腳的針法,顧雲巧又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我才從馮嬤嬤那學了些時興的繡樣,緊趕慢趕才在你們出發前繡完,繡得不太好,你別嫌棄。”

顧雲霽接過香包,仔細地佩戴在腰側,毫不吝嗇誇獎:“怎麼會嫌棄?這可是我妹妹給我做的,針腳又密,圖案又好,配色也搭,繡得多好啊,我都快捨不得戴了!”

他誇得真切,顧雲巧心情愉悅了不少,可一想到自己和家中姐妹今天不能去府城,要留在家裡,又不高興地扁扁嘴:“這次你們去府城,我卻只能留在家裡,沒意思。”

顧雲霽笑著安撫道:“府城裡一大家子人,地方就那麼大,咱們人要是去多了,站都站不開。父親說等過了重陽,祖父壽辰的時候咱們再一家子齊齊整整地去給他老人家祝壽。何況我們走得又不久,晚上就回來了,聽話。”

這時,旭冬從外面小跑進來:“三少爺,時辰差不多了,該出發了。”

顧雲霽不再磨蹭,又去和趙姨娘說了幾句話告辭,便快步走出門去。

顧府門外,顧開禎和王夫人已經在隊伍前列的馬車內坐好,顧雲霄和顧雲霖也正準備翻身上馬。

原身記憶裡上一次騎馬還是九歲,如今騎藝早已生疏,看著面前的高頭大馬,顧雲霽有些發怵。

“三弟。”見顧雲霽躊躇,顧雲霄出聲道,“你若不習慣,就去坐後面那輛馬車吧。”說著,他指了指隊伍中的一輛空馬車,那就是為了萬一主子們不想騎馬想坐車而提前預備好的。

“沒事,我可以。”說著,顧雲霽就在旭冬的幫助下磕磕絆絆地上了馬。出門機會不多,他還是想騎著馬看看道旁的風景,何況馬車顛簸,等到了府城,怕是能把他的骨頭架子都給晃散了。

人到齊,顧開禎從馬車內掀開門簾探出頭來,對著小廝道:“出發。”

“出發!”小廝回身高喊一聲,隨後隊伍開始慢慢挪動起來。

過了一會兒,顧雲霽適應了騎馬的感覺,便走上前去和顧雲霄並著肩,說道:“大哥,我好幾年沒去府城了,對族裡的叔伯親戚也不太熟悉,你給我講講這裡面的人和關係唄,免得犯了誰的禁忌,衝撞了長輩就不好了。”

顧雲霄也不推辭,介紹道:“你上次去府城年紀還小,怕是沒什麼記憶,這裡頭人多關係又雜,這次也只是過個端午節,好些遠房親戚都不會來,你就先把咱們祖父這一支理清楚就足夠了。”

“祖父顧正德是嫡長子,是咱們顧氏宗族內現任的族長,下面還有個嫡親的弟弟顧正律,也就是我們的叔公。他們兄弟倆感情很好,兩房到現在都沒有分家,仍然住在一個府裡。祖父呢,有四個兒子,長子和幼子是嫡子,都和祖父住在一起。咱們父親排行老二,和另一個庶出的三叔則在成家之後就分出去單過了。”

“大伯顧開禮,現任松江府同知,有兩個嫡子一個庶子,分別叫顧明宣、顧明安,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