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現在的情況是科舉一直在發展,貴族的勢力已經很弱,現在貴族想要做官也得去參加科舉。

但如果進行分封,那大家就有了除了科舉之外的上升途徑,貴族就會迴歸,甚至控制科舉。

簡單來說就送從宋朝迴歸到了唐朝。唐朝雖然有科舉,但貴族勢力依舊龐大,貴族對科舉結果可以進行干擾。很多人在參加科舉之前,還要去拜訪貴族,建立名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直到武則天的時代,才出現了糊名制度。但還是可以透過字跡判斷試卷的主人,所以到了宋朝又出現了謄錄,也就是考卷需要被抄一份。考官看到的試卷都是由別人手抄的,無法透過字跡進行區分。

對貴族的衝擊是非常劇烈的,可是如果貴族再次獲得了科舉的控制權,那貴族和百姓就不再過相同的獨木橋了。

所以分封貴族,進行君主立憲制,對科舉是一個衝擊。只要貴族的數量多了,必然會形成政治力量,這是沒辦法的。

林茹之面聖,皇帝感慨了一番之後,就詢問她道:“現在以寧國公為首的貴族反對分封,而宰相田京支援分封。”

顯然寧國公只看到了廠長們擁有了貴族身份,心裡不平衡,卻沒想過貴族增加成為一股政治力量之後的局面。而田京估計想到了結果,但為了從中撈錢,所以才同意分封。

雖然分封對科舉必然是衝擊,但田京只要掌握推舉分封名額的權利,那廠長們為了分封都得給他送錢。

可以說貴族是太短視,而田京是太聰明。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都賭上了未來。

支援和反對都是以眼下的利益為決定的,而不是為了未來。林茹之在藍星也是億萬富翁,也接觸了很多高層,對他們做出決定的動機有一定的瞭解,都是為了眼下的利益,而不是為了未來。

“你如何看?”皇帝說道,他發現林茹之的氣質已經變了很多,心想不愧是成為夢神的女子,之前只是有貴氣,而現在是不怒自威,讓皇帝都產生自愧不如的感覺了。

“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寧國公擔心貴族太多,會分走自己的待遇。而宰相因為有實際權力,到時候誰能得到冊封都需要經過他的手,就可以收受賄賂,中包私囊。”林茹之說道。

“你說話還真是直接,但就算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說出的理由確實有道理。如果鼓勵大家經商,土地誰來耕種?如果不分封,那些有錢人如何留在楚國?如何心向楚國?”皇帝說道:“這些問題確實存在。”

不管動機如何,他們支援和反對的理由確實很充分。

大家都不種田了,糧食怎麼辦?然後有錢人要是賺錢了就出國,楚國怎麼辦?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如果不給分封,有錢人直接出國,跑到其他國家,皇帝也無可奈何。但分封了,貴族做大,他們肯定不願意和寒門一起科舉,不但不會科舉,還要控制科舉。

不管怎麼選都沒用,因為一旦資本主義起來了,那麼資本家必然要建立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得到一個貴族稱號也無法阻擋他們離開楚國,他們只會去價值窪地,去往那些能夠賺錢的地方。

楚國現在是價值窪地,但楚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工之類的成本提升之後,就算是封侯拜相,資本家該走還是走。不一定是不愛楚國,而是他們必須維持自己的生意,否則他們就要被取代了。

“小恩小惠不足以讓大家為楚國而戰。”林茹之說道。

皇帝一臉問號,心想這位長夢少女還是一如既往地難懂,之前她的‘發展等於賭博’偏僻入裡,現在的意思好像是反對分封,但不太明確。皇帝問道:“你反對分封?”

“是的。”

“那如何確保有錢人賺錢之後留在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