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善拿著這張紙,到了外面的院子裡,對著陽光來看,依舊辨認不清到底是什麼字。

用神識去看也是一樣。

到底是什麼字呢?

宋玉善研究這張紙研究了幾日,才終於發現了一點端倪。

筆跡的墨,和這墨團的墨不是同一種!

發現這一點後,她立刻有了辦法。

單手捏訣,施展清潔術,小心的將墨團的墨當髒汙清潔下來。

卻不想,紙張還是太脆弱了,立刻寸寸龜裂。

不過在紙張完全破碎前,宋玉善還是看到了墨團下面,曾經被遮蓋著的兩個字。

“宋燾!”

第一句話,完整的應該是“某縣有一秀才宋燾……”

幼時,父親給她講的故事主人公,果然就是他自己!

宋玉善更加堅信,當初那不是夢了。

這個發現,叫宋玉善之前的擔心,全部煙消雲散,心態更穩,更平和了。

見金叔一臉擔憂的看著自己,宋玉善展顏一笑:

“金叔!今兒天氣正好,我們出門去城裡逛逛吧!”

金大鬆了一口氣:“好!”

多年緊閉的宋府大門,吱呀一聲開啟了,從中走出兩個人。

“呼這條街冷清了許多啊!”宋玉善看著比原來寬敞了一輩,卻空無一人的街道說。

“這塊兒現在都是達官貴人的宅院,以前的那些街坊鄰居,點心鋪子都不在了,也就沒有什麼人往這邊兒來了。”

前兩天,陰世就送來了不少扶水縣現在的資料,宋玉善研究那張紙,沒來得及,但金叔都看過了:

“這樣也好,我們回來也不會驚動百姓……”

“嘭”斜對門,一個宅子的大門合上了。

隱隱還有匆匆的腳步聲逐漸遠去。

宋玉善用神識一探:“對門的家丁看到我們了。

李府?這是誰家府上?”

以前宋府對門是袁府來著。

不過袁家老早就搬到郡城去了。

“這應該是縣令府邸,縣衙也搬到了這附近來。”金大說。

“哦!那應該沒事兒。”宋玉善說。

能當上縣令的,必定都是去郡城才加過郡試的。

見識過大場面,就算知道她們回來了,也不會聲張。

不會影響她在扶水縣的行動。

果然,都走出這條街了,都沒有人來打擾。

如今扶水縣的百姓,雖然對她的名字耳熟能詳,但是卻沒人見過她。

宋玉善和金大在城中閒逛,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這也叫她們得以親身體驗,重新認識了一下現在的扶水縣。

過去的店鋪,只有宋家書局和福滿齋留到了現在。

不過店內的樣子,也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了。

書局非常大,不僅賣紙張書本,還賣筆墨硯臺。

甚至還和陰世書局那樣,有專門的閱覽區域。

福滿齋現在仍是扶水縣最大的酒樓,但齋中的廚子,已經是金大不知道多少代的徒弟了。

宋玉善和金大去吃了一頓,還依稀可以找出幾樣當初她和金叔研究出的新鮮菜品,不過吃起來,味道已經完全不同了。

中間大概經過了很多代的改進。

吃起來還算是別有一番風味。

親自在城中走了走後,她們才發現。

雖然扶水縣城比以前大了很多,但實際上,熱鬧的街道店鋪並沒有多出多少。

城中大部分割槽域,都是住宅,全是書坊為員工修建的。

住宅有小有大。

最小的是小院子,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