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卉先去看過汪真人,便帶著朵朵回了慧真觀,臨走時還帶了很多粽子。

不遲不晚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一一告訴她。

昨天明達剛剛來過,送來了節禮,另外還有一件喜事。

明雅和二房的明靜都要成親了。

本地習俗,婚期要避開三月、五月、六月、七月,明雅訂在八月,明靜訂在十月,看來時間很急,明家是趕著要在今年把兩個年長的女兒嫁出去了。

想想也是,明雅已經十八了,她的生日在二月,翻過年就十九,而明靜也十七了。

明靜的親事是打小訂下的,可是明雅的親事,明卉卻沒有聽說,二太太和明靜常來慧真觀,從未說起明雅訂親的事。

“明雅訂的是哪家?”明卉問道。

“是陳家的公子,他家的老爺在禮部做郎中,聽說大老爺的一位故交也在禮部,這是他保的媒。”

在禮部的故交?那是祁文海吧。

明卉想笑,祁文海去給她退親,順便還給明雅做了個媒?

“對了對了,吳家的小姐也訂親了,婚期也是訂在十月,給三姑娘辦完喜事,就是吳家表小姐的了。”不晚挺高興的,這位吳家表小姐和自家姑娘不對付,早點嫁出去最好。

這件事明卉也沒有聽說過,她忙問:“吳麗珠也訂親了?她該不會也是祁大人做的媒吧?”

“那倒不是,聽三姑娘講,表姑孃的夫家門第可高了,表姑爺是承恩公府的十五少爺,是太后娘娘的侄兒,以後表姑娘就是太后娘娘的侄媳婦,皇帝老爺的表嫂了。對了對了,聽三姑娘講,孫家的十五少爺和表少爺是同窗好友。”

明卉抽抽嘴角,還表嫂?快算了吧,承恩公府出了一位太后和一位郡王妃,雖然男丁當中沒有身居高位的,但是有恩蔭的就有好幾個,吳家至今連個進士也沒有,門第差了一大截,這位十五少爺,想來不是嫡出的。

明卉沒有猜錯,孫十五不但並非嫡出,而且還是八歲才認祖歸宗的外室子。

不過這是後話了,此時明卉也只是念頭一轉,便拋到腦後了。

次日,明卉讓汪安給棗樹衚衕回送了節禮,順便給明大老爺報了平安,當然,同時,也婉拒了明大老爺讓她回府過節的邀請。

明大老爺看著明卉送過來的禮物,心裡難過,妹妹給他送的禮物越是合他心意,他心裡便越是難過。

妹妹怕是直到成親,也不會再回明家了。

和明大老爺不同,大太太卻是喜氣洋洋,自從得知吳麗珠和承恩公府的親事訂下來,大太太便高興得合不攏嘴,走路都像是帶著風。

明大老爺冷眼旁觀,實在忍不住了:“雅姐兒的嫁妝準備得如何了?”

“雅姐兒已經不分日夜在繡了,過了節,我請的兩位繡娘也會進府幫她,你就放心吧。”大太太心不在焉地翻著庫房的帳冊。

“我不是說的這些,我說的是傢什擺設這些,雙井衚衕那邊已經請了木匠進府了,雅姐兒的日子比靜姐兒還要早上兩個月,咱們府裡怎麼還沒有動靜?”明大老爺板起臉來。

大太太這才放下帳冊,沒好氣地說道:“就是因為好木匠被二房先請去了,咱們家才請不到的,再說,靜姐兒就嫁在保定,雅姐兒卻是要嫁去京城,總要先讓那邊報個尺寸,咱們才能打傢什吧,萬一打的多了,那邊房子小,放不進去,豈不是成了笑話?”

想起這門親事,大太太就生氣,同是在京城,侄女嫁的是承恩公府,太后的孃家,而她的女兒卻只能嫁個五品小官之家!

這門親事她是看不上的,可大老爺一意孤行,自作主張,她知道的時候,大老爺已經口頭應允,並且說什麼大丈夫一諾千金,呸,他給小妹退親的時候,怎麼不說一諾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