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攀巖和滑道遊戲漸入佳境 (第1/2頁)
飛躍懸崖小遊戲攻略影片 大頭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攀巖和滑道遊戲小程式的設計時候,我也集結了大夥兒尤其是酷愛玩遊戲的成員開過一個會,就是在探討如讓這款小遊戲提升別人參與的興趣,以及如何轉化為具體的生產力,畢竟我們不是做有些的公司,而是有實打實產品的公司,不要變成本末倒置了。在大夥兒探討的時候,我心裡便默默的有了個定論。
大漢天子當然是玩遊戲高手。這兩款遊戲她設計的,沒有理由不玩。不過她卻不會因為玩不過誰誰誰而重新在遊戲裡設定一個BUG干擾對方。
大內總管是玩遊戲高手。冷靜見長。
恐怖伊萬是玩遊戲高手。給大夥兒培養的,同化了,如果不是金髮碧眼,你會以為他是正宗的東北人,講的普通話比絕大多數廣東人都溜。但他居然玩不過大漢天子,每次都嗷嗷叫的,說自己親自攀巖的卻不如在電腦上攀巖的,說不過去。
龍鳳哥是玩遊戲高手。靈活面對,對於遊戲中設定的環節和道具運用很是在行,甚為符合他的性格。
預言家是玩遊戲高手。似乎是本能一樣,每個環節都能熟練掌握。
林子強是玩遊戲高手。頗有掃地僧的風範。
畫家是玩遊戲高手。純粹是熟能生巧的那種,正如他依然在畫的海岸線長卷插畫一樣,眼睛看看就知道了。
其他人就差一點了。比如我,玩攀巖時候總是在某個時間節點上抓不穩下一個攀巖點,這個和判斷有關係,呂若男在這個環節設定上很認真的和伊萬討論了很久,一切細節都討論過了,甚至具體在某個手指抓力上的受力點也做了很細緻的設計,比如說當手指抓住這個攀巖點的時候,你第一個觸控到攀巖點的不是食指而是中指的話,那麼在遊戲中可能就會跌落下懸崖去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除了伊萬之外的其他人怎麼都過不去的原因。
勞工和曉蓉不用說,快中年的女人對這些遊戲並不敏感,只會死你看到大家都這麼熱火朝天的去玩,也玩上一份,也好,在公司裡她倆不墊底就幾乎是我墊底了,莊家銘過來就一定是我了。矮仔成也好不到哪裡去,習慣打漁和掌勺的手,玩這些具有靈敏性的遊戲,從來不是強項。
我和他們討論後,在之前小程式放開玩不做記錄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大框架決議:
在小程式作為遊戲入口,也可以從APP下載後進入遊戲;進入即留下玩遊戲記錄;
遊戲必須留下注冊資訊,不需要真名,個性化資訊即可,但要有網路聯絡途徑;
在勒馬度假村開業之前,定期不定期舉辦攀巖和滑道遊戲賽,每次的成績記錄在案;
後臺記錄下每個玩家的玩遊戲記錄,比如說曾經拿過第幾(前六名)和玩遊戲時間累計最長的前N名;
開業之後這一切繼續,但開業前的各種記錄將作為消費的優惠折扣,可以重複疊加,如果超過了優惠本身導致我們要倒貼的話,照樣倒貼。這一點是故意這樣設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的玩家來玩,得到的優惠折扣許可權可以自己使用,但是轉讓的話,就對摺。無論如何,只要玩我們這款小遊戲,怎麼都是有著數的。
我想讓參與者知道,這樣的生活才是最有魅力: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在虛擬中尋找成就感和真實感,在現實中印證虛擬的輕鬆感。這樣的做法,頗有宮崎駿的動畫片感覺。他的作品,很多時候是在日本各地尋找符合動畫片意境的真實場景,然後代入動畫片裡,等動畫片裡所謂的虛擬環境給大眾接受了,又會反過來去現實中尋找是不是有這樣虛擬的真實環境,在這個時候,宮崎駿的團隊便會放出訊息,這個場景在哪裡取景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海邊的火車站之類的都是真實場景。
好的方法不怕參考,我是這麼想的。我不怕東施尿頻,哦不好意思,是東施效顰,畢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