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林若妍的確琢磨過要不要在大X區可能要建設的影視基地旁邊圈一塊地囤著。但結合書中劇情,她又想起來一件事。原書女主李一琪沒能留學,自己創業,搞的是醫療器械方面的研發。李一琪選的研發及廠區就在大X區。這裡有個很著名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專案。

至於什麼影視拍攝基地,書中是一筆帶過,反而是這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反覆講了好幾次,畢竟事關李一琪的成長軌跡。

一開始李一琪在產業基地的園區孵化器大樓裡只租了一間辦公室,創業初期錢和人都沒有,她找來的合夥人都自帶資金。他們也沒有自己的實驗室,是充分利用產業園自帶的一些幫扶政策,免費享受了配套設施,這才能搞出來第一款產品。

後來這個產業基地孵化出了京市諸多醫藥名企,在未來十幾二十年一直是大X區的納稅大戶,年年重點表彰的物件,各種政策一直傾斜,因為這地方不止賺錢還能留住各種高階人才,讓大X區著實風光了一把。

所以根據劇情反推,大X區這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專案是實打實的優質專案,現在的時間點上,應該是剛有點苗子,尚未形成規模,往後的規劃還都在紙上。如果真要囤地,在這個產業基地現有或者未來規劃的範圍內買地,升值潛力不用發愁。

於是林若妍解釋道:“實在慚愧,影視那些事情我是真的不懂。投資的是單一的專案,只是看好X娛樂公司以及他們的演員,劇本也是比較紮實。至於以後是否真涉足相關文化產業領域,這都說不好了。”

向女士的丈夫就負責區裡的新專案規劃,這裡的專案規劃不單純指房地產這個單一行業,而是那種經濟層面的專案佈局。

最近丈夫總是念叨怎麼引入產業的事情,區裡產業園一期的幾棟大樓都快竣工了,內容裝什麼卻一直沒有最終確定下來。H店模式看著是不錯,但人家已經建設了五六年,還有最初那種大製作外景地的名氣在,不是誰都能學的來。

再者,京市已經有幾處老牌的影視基地了,他們完全是新建,樓當廠房當攝影棚都行,不過真建好了肯定要大投入,照貓畫虎減配弄,很容易就東施效顰。一開始加大投入,其實是有一些風險和難度的,區裡的班子這才必須慎重分析考量,先放出風頭試試各界的反應。

方玥這些日子走各種門路,就是聽到了影視基地這件事的風聲。她能找到H店集團那邊的關係,未來若是能借此機緣,在影視基地附近買地蓋樓,不一定是住宅,別的物業型別也都是有前途的。而且大X區的地便宜啊,同樣三千萬,她沒能在CY區花出去,在大X區買一塊更大的地綽綽有餘。

方玥好不容易混上了能幫著向女士挑傢俱的差事,本來打算找機會問一嘴影視基地那件事的進展,沒想到又讓林若妍搶先,而且還是向女士主動提。這麼說來專案是真的,就是差錢了?向女士看重的是林氏地產有錢?

可這個草包千金剛扔了八千萬,難道還有錢再投入大X區麼?這遍地開花的樣子,萬一真讓林氏在房地產這塊搞出了名堂,她的公司再想來分一杯羹就難了。

方玥趕緊從“H店”這個詞接茬,委婉透露出來自己與那個集團的高層有聯絡,若是有人想了解影視基地的內情,她可以幫忙搞來資料。

向女士知道區裡班子肯定有更多的籌謀,他們也都有各種關係能搞來H店的資料,不過看方玥熱心,便沒有推辭,轉而聊起了影視基地的事。

期間方玥還不忘顯擺一下在地產方面的學識,說起影視特色小鎮未來也能帶動一系列行業發展,這都是在國外留學時的見識,她自認像林若妍這樣的草包千金肯定聽不懂的。

林若妍並不介意方玥的態度,相對於書中時代,方玥的認知已經很先進了,不過那些概念和手法,在十幾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