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賣礦還是造城 (第1/2頁)
開局虧錢虧成億萬富翁 幻如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敗家系統回答:【是有錢的問題在,宿主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當初賈馬拉尼主持了軍火交易,用的分期付款,從拉蒙德家族開的銀行拿到的短期低息貸款,購買的還是該家族控制的軍火商出品的東西。這件事情賈馬拉尼的上級也都知道,他只是出面籤合同的人而已。】
這相當於拉蒙德左手借錢出去,右手又用軍火賺回來,還弄了不少利息,低息也還是有利息的。林若妍不得不感慨老牌歐洲大家族的實力,他們大多數都涉足金融業,從更高層面把控資金,用錢生錢。
她分析道:“如果我是拉蒙德,或許會用這筆貸款做文章。短期低息變成了長期低息,每年還款壓力降低,或者用銅礦的出產來還,這能被當地人接受,當然所有交易要公平的情況下。”
敗家系統迎合道:【宿主英明啊,倘若拉蒙德提出的方案能夠給當地帶來切實利益,拿到銅礦的經營權也不是為了直接搶掠資源,涸澤而漁,那的確很有競爭力。不過他們的投標方案裡,對於引入新產業鏈這件事並沒有短期解決辦法,他們也提了造城,估計要五到十年的週期。】
“哦,那比我們的計劃慢了許多。”林若妍覺得這個時間上的對比是能比一比拼一拼的。
如果歐洲的礦企在開採冶煉技術上有優勢,那他們的劣勢其實也很明顯,就是工程建設速度慢。所以拉蒙德當面和她說起了分包一些基建工程給亞洲國家,只要不是找天竺人做,其他的亞洲國家大約還是靠譜的。
但是如果對方壓根不是真心實意引入產業鏈,一開始就是先奔著只開採資源,把冶煉等高技術產業還是放在了其他地方,不讓當地人拓展這樣的工業門類,那麼也有藉口拖延整體建設速度。所以他們的廠區、城鎮等等建設速度會很慢,或者說很“合理”,先期一兩年充分考察調研,一兩年精心設計,認真施工十年八年之後大概建成了一個小規模市鎮。
但是那時候銅礦還剩多少開採量?那個時候很可能現在當權的一派都未必坐得穩,按照當地總統任期,都換了兩屆總統了,誰還能顧得上這裡的新城?這事情放到更宏觀的角度看就不靠譜了。
不過人家歐洲建設速度就是這樣的,包括北美那邊,沒有一兩年就能平地造一座城的先例。他們鋪路都很慢,號稱慢工出細活。人家也有科學依據,還各種抹黑國內的基建工程,說是幹得太快不科學,豆腐渣容易壞。
可惜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快,並不是突破了物理材料的極限,而是在人員組織和工人素質上有了大幅提升。工人們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維持著強悍的施工速度。有速度,才能短期內出成績。這樣的優勢一旦達成,現實中有清晰可見的例子在,當權者自然不會忽視時間換來的更多利益。
林若妍結合現實世界裡的經驗,稍微一思索就已經看出了拉蒙德那套方案的陰險之處。她拿不準當地管理者能否明白這裡面的問題。畢竟目前臺上的人是軍繫上臺,裡面一些要員在內地的陸軍學校接受過培訓,打仗很在行,《孫子兵法》都會用國語背誦,別的方面卻未必玩的過老牌資本家。
好在,當地政府請的歐洲諮詢公司也派遣了專家駐紮當地,協助當地有關部門設計招標檔案,同時講解各種疑難問題,以便他們選擇更利於他們的方案。
為此,林若妍電話聯絡了張寰宇,講出了自己的擔憂。
張寰宇說道:“林總您放心,最近我正好在協助撰寫招標備忘檔案,這個關於建設速度的內容我會盡量能加入進去,讓當地人警醒,趕時間是很必要的,儘量選擇快速建設新城鎮的方案對他們也更有利。”
林若妍又問了一句:“那麼礦企有沒有特別的准入條件呢?比如必須符合歐標,或者其他關鍵技術有一定先進性和自主智慧財產權之類的,還必須留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