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聽聽。”

“按照咱們廚房裡的說法,餃子這樣東西,本是神醫張仲景發明的。”

“餃子,居然還是一位醫者發明的?”

“不錯,相傳張仲景大夫在做一方父母官的時候,大冬天見到窮苦人衣不蔽體,把耳朵都凍爛了。

於是就將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煮在一起,熟了以後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著再下鍋煮熟,煮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像耳朵,剛好又可以治療凍耳朵,所以張仲景大夫最先給它取名叫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這名字如今聽起來也不錯。”

“也是因為此,民間就有冬天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冬至要吃餃子,三十也要吃餃子,大年初一更要吃餃子。”

“那朕今天,可要多吃幾個餃子,不凍耳朵。”

“能博皇上開心,多吃兩個餃子,是老臣的福分。”

皇上真如所言,將五色餃子吃了一大半,早膳撤下去,就有一個太監頂著一個紅漆盒子,跪到皇上跟前,仇公公將盒子放到小桌上,盒子有九個邊兒。

仇公公把盒子開啟來,裡面有九個三角形格子,放了柿餅、幹荔枝、圓眼、栗子、熟棗等九種果子,仇公公笑勸道:“皇上,百事大吉盒,討個萬事吉利。”

皇上吃了一點兒果子,又有太監頂了一個紅色漆盤,裡面擺著一個小木盒子,仇公公開啟來看是帶了一點兒皮的粉色肉。

“皇上,大年初一,嚼鬼。”

汪以芙聽著便明白,那盒子裡的粉色肉是驢頭肉,俗稱驢為鬼,嚼鬼則驅邪。

皇上淺淺嘗了一口,早膳的儀式到此便結束了,接下來養心殿全部下人跪送皇上,天子踏著八方步入金黃轎輦,要去奉先殿祭祖。

禮官唱贊祭三牲,大約又要一天時間,所以大年初一,天子是吃不上午飯了。

汪以芙今日雖休息,也樂意回到膳間,看看還能做點兒什麼,剛一進門,茉析就將一塊心裡美蘿蔔塞到她嘴裡,“今日初一,也是立春,要“咬春”,趕緊把蘿蔔嚼一嚼吞了。”

汪以芙嚼了嚼,心裡美蘿蔔跟梨似的,雖沒有梨那麼甜,咬下去汁水豐厚,又清脆,實在是好吃。

“今日還要做一些春餅,切九種絲做春餅和菜,娟子,把那綠釉大盤子拿出來,用那個擺好看。”

膳房裡的人都各自忙著,茉析則在灶旁親自做春餅,她做的春餅特殊,一隻手手裡拿著一塊溼漉漉的麵糰,在一個倒扣的鐵鍋上順手抹一圈,上面就有一塊圓餅。

等上一小會兒,另一隻手在圓餅邊緣撥弄撥弄,餅邊翹起來了,再撕下來翻邊烤一烤。一張春餅就好了。

她一塊麵團一抹就是一張餅,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厚一沓,汪以芙拿起一張看了看,春餅餅面比較白,如紙薄,扯一扯卻有韌性,不易碎。

“以前見的春餅,多是蒸出來的,這種烤出來的餅,沒想到也能這麼軟韌。”

“只要糊調得準,蒸的烤的餅都能完整又好吃。”

她們在膳房裡說著話,許心言又來了。

她從小布兜裡拿出好多小棉花,分給膳房裡面眾人,又笑嘻嘻跑到汪以芙身邊,往她耳朵裡面塞棉花,說道:“以芙,立春要用棉花塞耳朵,取聰明的意思呢。”

這耳朵裡面有東西,聽得許心言聲音隔得老遠,汪以芙戴著不舒服,把棉花趕緊從耳朵裡取出來,說道:“小孩才取聰明,咱們都多大了?”

“都是初一的好兆頭,以芙你說話注意點兒,舉頭三尺有神明呢。”

“這好兆頭還是晚上再取吧,白天咱們還有一大堆事要幹呢。”

“你今日不是休息麼,不如……你陪我去太醫院吧!”

沈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