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皇后娘娘召見了陳嬤嬤,讓陳嬤嬤把周嬤嬤以及那日一同報事的宮女帶上,陳嬤嬤聽聞要帶上汪以芙,便有些憂慮。
周嬤嬤見她滿臉憂色,便說道:“大人,若有不妥,不如向娘娘說明原委。”
陳嬤嬤搖頭,說道:“還不是時候,此事也不適合與娘娘說明。”
“那如何是好,娘娘欽點了人,不帶便是抗命。”
陳嬤嬤思索再三,還是決定帶上汪以芙,恰好汪以芙這一天輪休,跟著陳嬤嬤又到了坤寧宮面見皇后娘娘。
三個人還是在坤寧宮東面第二間,娘娘起居的屋子,磕頭拜見以後,娘娘給陳嬤嬤賜了茶和座,周嬤嬤和汪以芙隨侍一旁。
“本宮聽聞那日陳尚食以典故說服皇上,免了本宮禁足,真得感謝一番才對。”
“為娘娘效勞,是六局一司本分內的事,哪裡能向娘娘討謝。”
“宮中事物繁雜,又各有各的心思計較,本宮與陳尚食非親非故,陳尚食還能冒著武逆皇上的風險為本宮說兩句話,本宮豈能不感恩於心。”
“娘娘母儀天下,吉人自有天相。”
“話說回來,這鹽上的問題,陳尚食究竟是如何發現的?”
陳嬤嬤一時無話,娘娘這提問甚有玄機,明明白白就是光祿寺送不上來鹽而發現的,此問到底是對查鹽這件事有疑,還是對陳嬤嬤這個人有疑呢。
“不就是光祿寺送不上來鹽,讓老臣逮著了麼?”
娘娘一手拿著茶盞,一手用茶蓋輕撫茶湯,眼眸流轉,淡淡問道:“潑酒的人查得怎麼樣?“
三人心頭皆有一驚,陳嬤嬤冷靜以對,微笑答道:“尚在查探中。”
皇后娘娘將茶盞遞給旁人,吩咐退下,屋中的人散了一大半,出去時宮人將左右二人高的門全都合上。
如此,偌大宮殿,皇后娘娘身邊僅有三人伺候。
“陳大人,你真的在查麼。”
陳嬤嬤見這形狀,皇后娘娘這是給她臺階,要她坦誠,既然屏退左右,那就不會為難她,她也不必裝模作樣,“娘娘既給了這麼大的誠意,老臣自然不敢有虛言。以芙。”
汪以芙站出來,跪在皇后娘娘面前,答道:“小的汪以芙,叩見皇后娘娘。”
“她是老臣在內教坊的徒弟,手藝還算不錯。老臣最喜歡的,還是她人聰明伶俐,懂得隨機應變。
也就是她發現宮中貢鹽在外私賣,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又年輕氣盛,魯莽行事,便在鹽庫裡潑酒,好讓事情做大。
老臣發現時,就剛好順勢而為,讓光祿寺拿鹽出來,讓皇后娘娘知道光祿寺的貓膩,才能改正這中飽私囊的不正之風。”
陳嬤嬤亦垮出一步,向皇后娘娘跪道:“老臣能力有限,只得出此下策,連累娘娘,還望娘娘開恩。”
皇后娘娘從座上下來,親自將陳嬤嬤扶起來坐回去,溫柔說道:“陳尚食也不是朝堂上那位高權重的要臣,卻能為皇家事物殫精竭慮,何錯之有。”
娘娘轉過身,對汪以芙吩咐道:“你抬起頭來,讓本宮瞧瞧。”
陳嬤嬤雙眼忍不住一抬,看看皇后神情,皇后見到汪以芙抬頭,一時竟看得呆了,良久都未說話。
“娘娘?”陳嬤嬤將皇后娘娘喚回來,皇后娘娘才笑道:“這女孩長得秀麗,倒讓本宮一個女子都看痴傻了。”
“不過黃毛丫頭,豈能讓國色天香的娘娘看在眼中。”
“你多大了?”娘娘問汪以芙。
汪以芙低首回道:“回稟娘娘,小的今年十七了。”
“倒不怯生,你此番有功,可有想過討什麼賞賜。”
“小的跟著陳大人,都是陳大人盡心盡力為娘娘效力,小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