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副頭模裝在玻璃框中,放在床頭最顯眼的位置,晚上燈光照上去,乳白色的頭模就像是3D列印出來的一樣,精巧別緻。杜娟看著她發呆,雨燕進了屋,累的滿頭大汗,“這幾天收拾你弟的房間,太累了,瞧你這屋亮著燈,過來看看,還沒休息?”

“嗯,沒呢。”

一瞧床頭櫃多了物件,“這放這兒多危險啊,別擦了碰了,要不你挪客廳去。”

“不,媽,放這裡是有意義的,它會時刻提醒我,這一步走出去的意義。這次把李師傅招進來,對我來說,重要的已經不是結果了,而是過程。他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更明白要守好這門技藝的重要性。”

“你要不說,我還不知道就是咱屋後的李師傅,很早的時候跟他爸媽打過交道,後來這衚衕都連起來了,也就不往後面走了。”老媽果然認得李師傅,不過還好只是認得其父母。李師傅和秀芬阿姨之間的交情,杜娟決定繼續瞞下去,不過老媽對李師傅的評價倒是很高,“能把他請到咱們京華坊,這是大好事,可別小看他,他繼承了他爸媽的手藝,他爸媽原先也是老絹花廠的工人,那在廠裡算得上是倒模能手,不過之前在廠裡聽說,維安的爺爺也是搞這個的,具體的就不怎麼清楚了。他們家守著這門技藝幾代人了,咱也得跟他們一樣,守住非遺,也要守住咱自己的心。”

老媽從未說過如此熱血沸騰的話,寥寥幾句就把傳承說了個透,“媽,咱京華坊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那是肯定的,閨女。”雨燕自信的說著轉而又吞吞吐吐起來,“閨女,媽,有件事,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和你商量一下?”

“您說,媽。”

雨燕道,“媽思前想後,決定還是辦一個簡單的開業儀式吧,得讓大家知道咱京華坊又重新開業了。”

先前維安說要低調,杜娟自己也不同意大張旗鼓的辦,對老媽的這個意見做保留,“沒那個必要吧,媽。咱們京華坊街坊四鄰誰不知道啊,來來回回好幾年了,別說支援咱的,看咱笑話的也有一堆,這開業儀式我覺得可辦可不辦。”

“他們看他們的笑話,咱做咱的事情不就得了。現在京華坊重新調整,想著借這次機會邀請邀請行業的老前輩一起過來,還有王府文創的人也一起邀請過來,畢竟大家之後都是要共事的。”

杜娟深思熟慮,覺得不妥,“這樣不太好吧,媽,咱京華坊現在還沒有什麼代表作品呢,一上來就邀請這麼多人,有點不合適。不如咱們多做點作品,沉澱沉澱,後續再說也不遲啊。”

“後續怎麼說啊,那就不叫開業儀式了。”

“可您邀請王府文創的人過來,那大家的壓力得有多大,其實這次大家能攢到一起,都想著低調做事。”

雨燕不聽這套,執拗的勁又犯了,“媽都把工作室交給你了,媽就不能提這樣一個要求了?”

“媽,您怎麼能這麼說呢?”怕老媽又生氣,杜娟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那按照您的想法來,不過開業儀式的流程,大家要商量著來,不能您一個人一言堂了。”

“怎麼會一言堂呢,你想什麼呢。”

就這樣,在李維安到京華坊的一週後,在雨燕的要求下,工作室決定還是舉辦一個簡單的開業儀式。同時也邀請了趙璽師傅、絹藝老前輩、街坊四鄰前來捧場。

杜娟不答應辦開業典禮,總覺得今兒不會太平。可老媽一向“堅持”,至於這開業典禮辦的怎麼樣,杜娟不敢想,只能按部就班了。

要說開業典禮簡單,倒也是簡單,在京華坊門前拉了一條紅色的橫幅。“京華絹人坊開業大吉”幾個字甚是醒目,門前擺放著幾個花籃,是前來祝賀的行業前輩們送的,地上一條紅毯直通工作室內。今兒杜娟、文欣都換上了職業西裝,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