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帝決定親自前往城外迎接,這個打算自然招來不少反對聲。

面對勸阻的幾位大臣,興元帝臉色冰冷:“朕接皇后回家,哪裡不合規矩?”

禮部尚書壯著膽子道:“皇后乃一國之母,後宮表率。辛氏離宮出走十幾年,離經叛道,聞所未聞,怎當得起陛下出城親迎?”

“朕覺得當得起。”

“臣等知道陛下是重情之人,可若陛下出城親迎,讓子民覺得壞了規矩也無妨,不利於社稷安定啊。”禮部尚書苦口婆心。

興元帝拂袖冷笑:“有些帝王,酒池肉林,縱情享樂,把江山折騰垮還要折騰幾十年。朕出城親迎亡妻,就不利於社稷安定了?”

帝王冷沉目光緩緩掃過反對的大臣,額角凸起的青筋顯示出他剋制的怒火:“朕出身微末,清楚百姓在意什麼。百姓沒那麼閒,閒的是你們,有對朕家事指手畫腳的工夫,不如把心思放在賑災濟民,充盈國庫上!”

這話絲毫沒留情面,噎得禮部尚書面紅耳赤,大感難堪。

興元帝面無表情看禮部尚書左右環顧,一副想找柱子撞的樣子,心道趕緊撞,早就想換個對脾氣的禮部尚書了。

許是察覺到皇帝歹毒的小心思,禮部尚書機智不吭聲了。

又不是他一個人反對,憑什麼他得罪皇上尋死覓活,穩穩當著清貴體面的禮部尚書不好麼?

見禮部尚書消停了,興元帝問其他人:“還有人對朕的家事有意見嗎?”

眾臣低了頭,齊聲道:“臣不敢,陛下聖明。”

興元帝要出城,百官自是要跟著。走在隊伍中的鄧閣老緊緊皺眉,與章首輔低聲說話。

“今日勸不住皇上出城迎接辛皇后靈柩,改日阻止辛皇后葬入皇陵恐怕難了。”

若是沒有辛木的存在,辛皇后以皇后的名分葬入皇陵,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根本無關緊要。

辛皇后當年再得人心,沒有孃家勢力,沒有子嗣延續,一副枯骨葬在何處有什麼關係。

可有辛木在就不一樣了。一旦辛皇后保住了皇后之名,辛木就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嫡皇子,甚至進一步成為大夏的君主。

一個受了辛皇后思想薰陶的繼承人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章首輔望了一眼前方,眼神深沉:“皇上執意出城相迎,何止因為辛皇后……”

恐怕正是辛木此次南行做下那麼多大事,收穫那麼多民心,讓皇上看到了此子的能力,才定要保住辛皇后的皇后之名。

只能說,此子確實爭氣。

章首輔深深嘆了口氣。

興元帝出城十里,望見了緩緩行來的隊伍。

那隊伍慢慢前行,十分龐大。

作為一位上過無數次戰場的帝王,興元帝一眼就覺得不對。

人數對不上,多了。

帶著微微的疑惑,興元帝加快速度趕去。

“殿下,陛下率百官親自來接了。”

聽了稟報,秀王立刻去看辛柚。

他當然不會自作多情以為父皇是來接他的。

辛柚騎在馬上,望著往這邊行來的隊伍。

那個人親自來迎孃親靈柩?

她回頭,看了一眼隊伍中馬車拉著的棺槨。

“辛待詔,我們快些過去吧。”秀王溫聲提醒。

辛柚微微點頭。

隊伍中以秀王為首的幾人快馬加鞭,到了近前翻身下馬,跪倒在地請安。

興元帝下了車,上前一步,聲音有些抖:“快起來。”

他的視線牢牢落在辛柚面上,並不掩飾激動之情。

牽掛多日的少年站在了面前,雖有著趕路的疲憊,精氣神卻比他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