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上齊,杜鋒看著大家津津有味的吃著,但就是不給評價。他期待的看著杜娟、文欣,可這兩人眼神充楞,似在思忖著什麼事兒。再一瞧老媽,不知道什麼時候扒拉進嘴的一口飯嚼了半天,杜鋒性子急,坐不住了便問道,“不是,老媽,你們這都是怎麼了,我做的飯有這麼難吃?”

看著杜鋒不自信起來了,老媽回過神道,“沒有,我在想事兒呢,你做的挺好吃的,挺好吃的。”

“你們也在想事兒?”杜鋒意識到情況不對,“是不是工作室出什麼事兒了?”

姐姐杜娟點頭,看來這三人想的一樣。杜鋒放心了,“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兒,這麼讓你們發愁?我還以為我做的飯不好吃呢!”

杜娟道,“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是工作室的事兒,不知道怎麼跟你說。”

杜鋒一瞧這情況,這準是有事兒,“說唄,我聽聽看啊。”

“那要不說說吧,說不定有什麼好辦法呢?”文欣在旁邊說道,“畢竟大家都是做市場的,都說說各自的想法,說不定能碰撞出一些好的點子呢。”

“行,那就我來說吧。”雨燕放下筷子,將白天跟孫姨的事兒跟杜鋒說了一遍,而如今發愁的就是如何解決這樣的困境,“以前京華坊有一半時間是給咱這些街坊鄰居服務的,縫縫補補不在話下。京華坊最難的時候,他們也沒少幫襯,現在如果不重視這塊,怕是不行。”

聽完老媽這麼一說,杜鋒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怎麼辦,“這個……還真沒有什麼想法。不過,媽,說實話現在大家如果衣服破了,能想到去縫縫補補的很少了,就算是定製裁衣,人家也都去網上或者是一些線下的品牌店,唯一能想到去咱工作室的,估計就像是孫奶奶她們這一輩的。”

杜娟贊同弟弟的說法,便道,“是啊,所以說現在就沒法弄。這塊現在如果劃到工作室的業務,那工作室的業務就雜了,咱好不容易在開始了新的路子,工作室這塊還是想做的專一一些;可如果這塊業務不要的話,那些認咱們的街坊,怕是該寒心了。”

“畢竟多年了,都是老關係,咱可不能做那不感恩的人,我想著我要不重開一個小作坊,把這些活兒攬到家裡,這樣的話不就跟工作室分開了。”雨燕提議

“媽,這不又回到以前了。這樣您該多累啊,爸的小鋪開起來後,你就得兩頭忙,我可不想讓您累著。”

杜鋒贊同姐的看法,“對啊,媽,您要開一個小作坊,那這跟之前有什麼區別。這活多活少的您也不能一整天都盯著啊。”

兒女都不同意老媽提出的,雨燕一細想卻也是,“那我是真沒辦法了,主要是這塊它不穩定,指不定什麼時候就來找你,閒了還好說,要是忙了給人家耽擱了,這也不好。”

“阿姨,要是把這塊全部外包出去呢,這樣的話您也不用操心,然後又不影響工作室?”文欣有見解,所想都是工作室長遠發展,“現在京華坊主要是做絹藝,可其他業務板塊也應該適當的擴充套件和提升,像今天孫奶奶來修補袍子的事兒,咱們完全可以把這一塊作為一個副業務單列出去。”

“外包?”杜娟沒有想過這塊,不過文欣的想法很大膽,“這一塊的外包應該很少有人來做吧。”

文欣道,“可以試著招聘一些兼職來做。”

雨燕忽然想起什麼,一拍大腿,“不用,不用。不用找兼職,之前工作室不是走了一些裁縫師傅,回頭聯絡聯絡她們,讓她們來做就行了。”

“那不太好吧,媽,之前就是因為做兼職走的,現在又把她們招回來?”杜娟擔心的說

杜鋒忙插了一句話,“等等,姐,如果說換一種其他的方式呢?”

“你想到了什麼?”

“如果把接單的方式改為線上,然後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