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湊近一瞧,這滿滿的壓抑感襲來,杜娟不知如何是好。

人群中也有認得兩人的,“還真是!確是京華坊跑出來的繡娘,看來真是京華坊的招牌不假。”

“我記得前日京華坊開放時,那些絹孩兒各個惟妙惟肖、眉目傳神,看此質地確實如此,只是你們帶過來的這些,怎麼看著像是……”

不行!再這樣下去絹孩兒一個都賣不出去了,杜娟上前一步道,“各位各位,聽我說,你們所言不假。我們帶過來的絹孩兒的確不是當時你們在京華坊看到的那些,那些絹品都是出自汴京齊師傅之手。眼下這些,是我們京華坊的繡女各自做出來的,只是為了給自己添補點小用錢。”

“這絹孩兒看著也不是很差,衝京華坊的名號,我買了!”

“我也給家中女娃買一個。”

“給我來三個。”

大家未曾想到,頭回拿著絹孩兒到市集,就如此順利的賣出了,於小娘來說確實幫了大忙,只因大家認得都是京華坊三個字,若了沒有京華坊做招牌,在短時間內,這些絹孩兒不可能這麼快就搶完。

三人興沖沖的往回走,一路上小娘樂的合不攏嘴,杜娟道,“從認識小娘到現在,我是第一次見小娘這麼歡喜。”

“這才是一個好的開始,就如齊師傅所言後生可畏,也是看重了小娘的才學。這些時日小娘的進步很大,不過絹塑大賽臨近還有月餘,我們要抓緊時間了準備絹品了。”

的確,差點兒把這事兒忘了,齊師傅來京華坊的原因也是如此。只是這絹塑大賽,公主又是怎麼想的。

“如若按一人一件絹品,怕是來不及了,而今我們還要分擔一部分心思到市集上。”

“正是如此。此次絹塑大賽分個人和組合賽,倒不如我們三人一組完成一件絹品如何?”

“尚可,但不知小娘……”

跳出喜悅,小娘依舊是冷靜的,她進京華坊的目的除卻精進絹藝外,也是為參加絹塑大賽,可初入京華坊的她還需兩位姐姐的提攜,自己又哪能獨當一面?對公主和杜娟提出的組合賽,也是認可,“全聽姐姐們安排,小娘照做就是。”

“眼下最要緊的便是定出一個絹品題目,著手準備。這幾日見坊內其他姐妹們已開始做準備了,大家口風都嚴密的很,也是等著大賽上一鳴驚人,我們自當不能落後,姐妹們,你們二位有什麼好的題目?”

公主把杜娟和小娘問住了,在平日裡杜娟、小娘也做了一些絹品,去市集買賣尚可,但要做參賽絹品,還真拿不上臺面。畢竟之前所做絹塑都是野路子、仿作品,隨意的很;杜娟剛掌握好畫頭技法,還未諳熟,這一問,都沒了主見。

杜娟遞給公主一個眼神,自己失望的搖頭,公主明白其意,也不再問,怕是問到小娘這兒,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就先說說自己的想法,“題目方面我們三人尚且斟酌,不過按照齊師傅這次帶來的絹品來看,多以史書中所記載的人物為主,上達群雄逐鹿之三國,下達玄武貞觀之盛唐,有千百人物可做我們絹品之題。”

“人物是主要,可絹品中最為傳神的將是他們的故事,在千百人物中擇一,有感天悲歌之往事,更有眷屬鴛鴦之別離。如貂蟬、貴妃、虞姬,我們可從此中選取一位為題。”

“待回到坊中再行商議吧,咦?再往前走就是小娘的家了。”

公主提醒的及時,杜娟納悶:不對!剛才走的路明明是回京華坊的路,為何卻到了這裡?眼前的竹林杜娟再熟悉不過,是小娘的家沒錯。三人這一路也沒聊多久,就到了竹林。明明市集離城郊有段距離,怕不是這夢,要醒了?她的記憶開始混亂,去京華坊的路,去小娘家的路?到底怎麼走才是正確的。

“娟姐姐,娟姐姐……”耳邊一陣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