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離開!我要離開!杜娟頭疼欲裂,她拼力想睜開睡眼,可這夢就一直粘連著自己,靈兒、貝勒爺、甚至是封管事還有夢中的爹孃,他們的面容一個個閃現。必須要睜開雙眼!
眼前是一片漆黑,慢慢的才覺得頭頂那顆白色的燈泡,慢慢有了燈泡的輪廓。聽得見窗外呼呼的風聲,月光照過院中的那棵樹,樹影印在玻璃上,這才是熟悉的家。杜娟一骨碌坐起來,扭開燈一瞧時間才不到兩點。
床頭上正好放著一本小說《嬛嬛與後宮》,杜娟深吸一口氣!心想:難怪這夢會出現這樣的偏差,要不是這幾日失眠靠看這清宮小說才能入睡,這夢的結局應該還是好的吧。夢想破碎、姐妹背叛,很慶幸,這只是一場夢而已。
看來,這書以後是不能看了!否則自己再入了這清宮夢,怕是連一個丫鬟都鬥不過了。想到這裡,杜娟拉開抽屜將書放了進去,這一晚應該能平靜一些了吧。
北京這幾天的溫度說降就降,文父一早是被凍醒的。他立馬關上酒店的窗戶,緊忙洗漱,今兒他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做。從市區到通州,對上了歲數的他來說就已經是煎熬了,可這趟他覺得很值得,先前跟女兒打了馬虎眼,說自己回到了南京,其實並非如此,在北京他還有未了之事。
在大家的印象裡,一提起通州大家先想到的便是通州數不勝數的美術館。這裡是藝術家實現夢想的地方。今兒文父來此,不為藝術,只為相遇。比起一些畫家在這裡辦展,這兒的空間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一進門便是一面紅色的屏風,上面鏤刻著“老兵攝影展”五個大字。轉進屏風,展現在眼前是上百張的老舊照片,對這些照片。
文父緩緩上前,看著照片中那些熟悉和陌生的面孔,心生感慨。照片中的這段歲月在他年輕的時候參與過,那時已經在黎明前,沒有那麼多仗可打了。一切都處於向好發展的勢頭,自己本是幹炊事兵的。在黎明後,他並沒有選擇退伍,而是繼續幹老本行。
照片中竟然還有自己顛勺的照片,文父都記不清是什麼時候拍的,他只記得那一年記者時不時會來部隊採訪新鮮事兒。轉眼間多年已去,自己卻縱橫商場,這時間過得真挺快,和他們沒見過的日子,他都數不清楚了。
“文老弟?是你吧。”文父還沉浸在那段回憶中,一個蒼老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時隔多年,他還認得他嗎?
文父回頭,眼前這位正穿著中山服,闆闆正正的,還跟以前一樣。再看容貌,他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剛毅,歲月在他鋪滿溝壑的臉上已留下了痕跡,可眼神依舊是那麼精神,文父認得他,也正是他約文父今兒來此見面。
“老林!!!老班長……您……身體可好啊!”
眼前這位便是文父當年在部隊時的老班長,確切的說應該是炊事班長。老林看著文老弟,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啊,咱們已經有三十多年沒見面了。”
文父自愧不如:“老班長……我都忘記日子了,您還記得,我真是不該啊。”
“唉!”老林擺手,“這有什麼,都過去這些年了也難免會忘記。三十年的時間,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你看你現在發展的也不錯。還真沒想到,你說咱們當初都是顛勺的,現在都搞起文化來了,這誰又能想到呢。”
“是啊,要不是我在活潑平臺看到您發起的這活動,我還不相信是您發起的。老班長,這活動很有意義。您是怎麼突然想起要做這樣的活動呢?我記得咱們當年轉業後,您去了報社?”
老林道,“是啊!其實我一直有這個想法,當年去報社後認識了我太太。她本就是報社的攝影記者,你應該知道的……”
文父當然有印象,就記得那時候總有一個記者隔三差五的來部隊炊事班,本以為是拍攝素材,沒想到卻是奔著老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