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四件絹人送來的第一天,杜娟就已經注意到了,見阿木娜手中拿著照片,杜娟伸手將照片要了回來,順手放進了抽屜中,阿木娜不理解杜娟為何要這樣做。未等阿木娜說話,杜娟便道,“娜娜,其實你畫的時候,不用看照片也行。照片只是一個參考,等維安那面頭模完成後,你就用手機拍幾張頭模,然後對比老爺爺拿來的照片,就可以了。”

“可那張照片更模糊,上面的五官都看不清了。”阿木娜不明白杜娟的用意

其實杜娟這樣說的緣由,是覺得阿木娜太拘泥於規矩了,“娜娜,其實這幾張照片就是你的規矩,之前你太拘泥於規矩了,總覺得自己做不好。我們可以嘗試跳出這些規矩,忘掉照片的存在,就按照你平日裡畫五官的時候,所有的節奏你自己把握。”

“跳出照片?那樣的話,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跟原先的不符合呢?”

杜娟繼續回到道,“那不會的,現在這四件絹人的五官都是模糊不清,我們就更需要畫出有神的五官。四件絹人本就是陳年工藝品,那我們現在就用新的方式,給它增添新的東西。這些天,老絹人你也見了不少,那比起現在大家看到的絹人,少的就是一種潮,你就負責畫出這種潮就可以了。”

對“潮”的見解,阿木娜有自己的認知,“如今絹人的潮派,多見於服飾與五官。五官上則是描眉大眼,它們都有很重的眼線,且比起最開始的絹人,多以丹鳳眼、杏眼、鳳眼為主,現在既然要做的有國潮範兒,整個眼部的輪廓就要被撐圓,眼眶更稜角有致,讓人看上去便覺得炯炯有神。眼睛上方的眉毛,屬於是那種單線條的勾勒,沒有過重的描繪,當然除非有男絹人的話,可能會加深加粗。但不管是男女,現在絹人的臉上的五官最為精緻的是鼻子和嘴,均見嬌小,而如今,以古代人物為題的絹人居多,這樣的五官在配上合適的鬢角,給大家的感覺都是小家碧玉。”

“說的沒錯,娜娜,看來這段時間沒少補課?”

能把如今絹人的特點分析的這麼透徹,杜娟對阿木娜刮目相看。

阿木娜被誇,謙虛道,“哪有,娟姐。我再怎麼補課,也趕不上你們。就是最近去了王府井,轉了轉文創店的時候發現了。”

“嗯,那你應該轉了不止一家吧。”

“是啊。只要有絹人售賣的店,我都看了一遍。”

杜娟道,“這樣挺好的,對你今後的創作也是有幫助的。剛才咱們說的理念,就是不要照片,然後結合你現在對國潮絹人五官的理解,應該沒問題的。”

繪畫的理念杜娟已經說得很清楚,阿木娜心領神會,可保險起見,她還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作畫,“那我明白了,娟姐。我先用紙打草稿,等差不多了再畫到絹布上,先不進行著色,等對方定稿後,再進行上色細調。”

杜娟答應阿木娜,“好,就按照你的意思來,他們說閒的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到時候大家可以一起交流,這樣效率會高一些。”

阿木娜呼了口氣,“我感覺,我畫完這四件絹人後,到時候做夢都會夢到它們的。”

做夢?是啊!杜小娘和公主的夢,應該是結束了吧。阿木娜所說無非就是日有所想夜有所夢,這樣說來,那自己之前做的夢,也是因為日有所想?這一點,杜娟再也熟悉不過了,“你說的沒錯,娜娜。我是經常會夢到它們,只有我們全身心投入到這其中的時候,夢就算不上什麼了,很可能你在夢裡,也是一位出色的繡娘。”

眼下的阿木娜肯定是沒有這種感覺,“娟姐,您這腦洞太大了,不過要真能實現的話,我還是很樂意去夢中看看的。”

“哈哈哈,想想就行了。”杜娟雖是輕鬆的說著,可對上一段那未曾完結的夢,她更多了一份期待。

京華坊大家忙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