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出爐 (第1/2頁)
我在科學圈火爆了免費下載 流水成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給與···牽伸力!”吳桐再次報出一個力度引數,這是為了達成她想要的取向度。
以吳桐為絕對核心,團隊協作,多次磨合,操作檯上的幾位核心實驗人員,已經能和吳桐配合到如臂使指,嚴格按著吳桐的要求,或者是在吳桐的操作設定下,實驗繼續一步一步的進行。
陽極電極氧化,脈衝通電處理表面,形成更好的接觸表面。
50℃逐步升溫中,浸漬法對碳絲進行水洗,為上漿做準備,然後是更進一步的上漿,在碳絲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皮膜。
碳絲是脆性材料,上漿改變碳絲的表面性質,增加碳絲的耐磨性,讓碳絲的集束性更好,增強穩定性,也是能夠達成碳纖維超強效能的關鍵點。
上漿劑將要採用的是陶然和阮成旭,等待預氧化和碳化過程的時間內,在吳桐的一聲聲指令要求下,合成出所需要的強氧樹脂。
吳桐進一步確認檢驗資料,與她推衍中的強化材料匹配。
目前進展都是順利的,實驗室的氛圍嚴謹中伴隨著激流勇進的愉快。
預浸料流程開始。成華南盯著操作,跟進輔助,把握著預浸料的精度。碳纖維預浸料的製備是製作碳纖維製品的關鍵步驟之一,影響著製品的效能和質量。
預浸料的用量和浸潤程度,都是需要細微把控,實驗到這裡,已經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半點兒都容不得輕忽。
“保持低溫儲存!”
············
預氧化處理,高低溫炭化輪番上陣,各種化學反應穿插交織,讓人幾乎目不暇接····
最後,經過一番的收放絲處理,他們得到了一份48K大線束碳纖維材料。
拿在手裡,極輕極薄的手感和分量,讓幾位實驗人員都目不轉睛的看著眼前的這份由他們在吳總帶領下製備出來的材料。
雖然還沒上測試儀器,但是,他們是幹什麼的,都是長久搞材料出身的,從最初的學習,到如今,少說都有十年時間。材料好不好,其實肉眼觀察,也是其中之一。
“吳總,我們這是成功了?”他們成功地開發出來了,陶然的聲音有些顫抖,後退一步才開口。哪怕知道,這東西的強度恐怕是他們在場的人同時拉伸,都不一定能夠撕開,但是,面對這種新材料的慎重,讓他還是不由自主的做出了動作。
“製備是成功的,具體參數列現,去測試室上儀器吧!”在測試結果出來之前,吳桐也不能輕易斷定材料引數。她的推衍,是基於各種優越條件的基礎上去推導的。
整個實驗過程,他們已經儘可能的精細中再精細,穩定中再穩定。至於成果表現,就看材料本身了!她的預估會是在6000以上,具體能不能達到,就要他們製備的出來的材料是否爭氣!
力學檢測,第一項,基本都是拉伸強度的檢測。材料在儀器上固定好,拉伸機開始工作。
顯示屏上的資料快速的飛昇跳躍,一千MPa大關不費吹飛之力,只這剛剛起步,就已經超越了諸多合金材料。資料並沒有停止,在他們只是閃過幾個念頭的時間,兩千大關再度翻過。
“果然是被世界推崇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只這會兒的功夫,就已經超越了他們之前譽為劃時代航空材料,同樣也是出自於吳桐手中的T4鈦鋁合金。
當然,這兩種材料本身性質就不一樣,沒必要放在一塊對比。金屬合金,也有碳纖維材料代替不了的必須存在。
3000MPa大關、4000MPa大關在眾人越發期待的眼神中同樣被跨過,資料拉到這裡,已經追上世界同類碳纖維水平了。
5000MPa大關再次被賣過,這是國際先進水平的資料,他們製備出來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