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拿著看畫的一位老闆聽到虞青錢的話,也是愣了一下。
這可是博物館內拿出來檢視的第一件藏品,就有假?
不能吧。
另外一老闆取出一支放大鏡,遞給虞青錢:“要不看再看看?”
虞青錢擺了擺手:“不需要放大鏡,這幅畫不用看,聞著味兒也知道是高仿張大千的。”
聞著味自然是誇張了,
但假的很明顯的意思表達了出來。
在場幾位老闆也被虞青錢的話吸引,好奇地湊過來看熱鬧。
“老虞你沒看錯吧,擺門口的第一幅畫作就是贗品,也太誇張了,劉家想坑人也不能這樣。”
一位姓孫的老總說道。
虞青錢篤定道:“我經手過好幾幅張大千的真跡,前前後後,十來年了,雖然不是專門研究這個,也絕不會看錯。”
他又轉頭看向蘇白:“小蘇你怎麼看?”
“假的。”
在工作人員拿出畫作的時候,蘇白已經用系統掃描過這幅《龍女禮佛圖》。
接著,順手來了個檢測。
瞄了一眼檢測結果,結合【古玩鑑定:博物I級】,再加上由【陶瓷專精IV級】帶來的觸類旁通,
蘇白說出自己的理由:“從畫作的題跋上可以看出這幅《龍女禮佛圖》是張大千早年的作品,張大千早年用的紅色之所以鮮豔濃重,是因為用了天然礦石磨出來的顏料,這幅畫中佛祖身上的袈裟雖然也鮮豔,卻缺少一種明亮的感覺,明顯用的是化學顏料,二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沒錯,剛才展示櫃裡的燈光影響下,我沒看出問題,拿出來一看就發現色感不太對勁,太豔了,這是最直觀的破綻。”
虞青錢緩緩點頭,他沒說得太直白,這家博物館用的燈光顏色有問題,雖然明亮,卻無法真實展現藏品原本的色彩。
也不知是設計者不夠專業,亦或者故意而為。
大機率是有意的,這就跟賣茶的茶莊用的都是好水一個道理。
他這麼說,也是為了提醒一下在場所有買家。
“還有一點,就是畫作上的題跋,仔細看就會發現是用雙鉤法臨摹出來的,屬於很低階的臨摹手法,一般人都能看出來。”
虞青錢說著蹙起眉頭。
真要賣贗品,又怎麼會用這種低階的造假手法?
彷彿生怕別人看不出來一般!
“這件藏品也是假的。”
旁邊有道聲音傳來。
眾人扭頭看去,注意到是另一位姓黃的老闆發話了。
黃老闆看上一件鎏金佛像,讓工作人員拿出來給專家看看,專家只瞧了一眼,就指出佛像上的金用了電鍍工藝。
【私人博物館收藏贗品,我看是假貨博物館罷了。】
【失望,還以為能看到一些古董真跡,沒想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件贗品。】
【這位老闆也是奇葩,專門建立一座博物館來放贗品,是不是腦子有坑?】
【什麼玩意,拿假貨出來騙人,也得整點有水平的吧?】
直播間的觀眾看熱鬧不嫌事大,開始調侃起來。
這時候,王經理趕了過來,歉然道:“實在不好意思,這兩件藏品確實是仿品,因為原物已經賣出去了。”
“剛才你不是說館內藏品真假難辨嗎?怎麼現在又知道是仿品了,而且既然知道是仿品,還擺在這裡,你們想幹什麼?”
有老闆冷聲質問道。
王經理趕緊解釋:“這位老闆,雖然我們沒有物品出售目錄,不過劉總的這兩件藏品的收購人是首富馬老闆,這件事上過新聞,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