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除夕的前一天,好奇寶寶拖延症拖到今天才著急忙慌地執行保底專案,導致沒能提前回家的範鴻怨氣爆棚。

喬木則收到了自己這個月的薪水:4000元工資和1000積分。

p2的職層積分100,本月績效積分900,一共1000。

泰坦尼克號他拿了個a++,記17分,但另一個“失敗”的專案,只記1分,卻將分母從1變成了2,直接將他本該是1700的績效積分,幹到了900。

不過泰坦尼克號還給了450任務積分,也算是聊以安慰了。

遺憾的是,他入職不滿一個季度,自然沒有公司季度指標積分,此外也沒有年終獎。

與此同時,他還分別收到了培訓部與人事部的郵件。

前者通知他,察覺到他在上一個專案中,疑似出現了消極怠工行為,對他警告一次。若再有類似舉動,將對他進行處罰。

後者則通知他,他在試用期內表現優異,提前轉正了。

從2月1日開始,他將正式升為p3助理調查員,轉入大同分部的內部專案事業部。

請他於2月7日開工後,前往分部倉儲區,領取自己的個人終端。

喬木一臉懵逼地將兩封郵件給範鴻看,後者哈哈大笑起來。

“恭喜你,畢業了啊,”範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表現太好了,公司不可能容忍你在培訓部偷懶混滿三個月。”

他笑著搖頭:“拖到現在才強制轉正,已經算是遲鈍了。本來上次終結二連後,就應該直接強行轉正的。”

說著,他擠開喬木,坐到電腦前,用喬木的oa開始寫回信。

回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辯解,自己之所以臨門一腳時放棄,是因為集體無意識應激過高的緣故,並在文末直接申請人工複核。

“這個有用?”喬木有些不信。前世的職場經驗告訴他,針對“警告”這種已經算是“很給臉了”級別的處分進行申訴,完全可以和“給臉不要臉”劃等號,除了惹毛相關部門和領導,不會有任何其它結果。“當然有用,”範鴻解釋道,“這類郵件都是根據智腦建議自動觸發的,你不搭理,就是預設了,這個處分你就背定了。”

“以後遇到這類郵件,甭管有理沒理,你都直接申請複議就行。這麼高的集體無意識應激,官司打到南天門也是你佔理。

“別說這次你有理了,就是沒理也要攪三分。你越能鬧騰,別人越知道你不好欺負、不好拿捏,才不會拿你當軟柿子。”

喬木嘖嘖稱奇,這個邏輯與其說是國企,不如說是事業單位了:“人工複議透過的可能性有多大?”“不是多大,而是極大,”範鴻嘚瑟地將腳架在喬木工位上,“專案內偷懶這種事兒,誰不幹?或者說,誰少幹了?a++都要給處分的話,四大事業部非得炸鍋不可。”

“到時候誰敢在處分確認書上簽字,總部那群刺兒頭就敢跑到高管聯席會上,逼著他當眾撕了吃下去——哪怕人家壓根沒看,就是隨手一簽。”

“這種事情,基本就是時不時挑幾個演技差的做個典型,順便刷個業績,畢竟監察部也有績效要求。

“像你這種情況,一複議一個準兒,放心吧。稽核的人還得感謝你,a++消極怠工?笑死人!鬧大了也是他們監察部丟人現眼吃掛落。”

……

除夕一大早,喬木就收到了範鴻的閃付寶轉賬,足足一萬大元。

按對方的說法,這是他的傳統,從他手下畢業的實習生和試用工,都有畢業紅包。他這次放到除夕給,新年紅包就省了。

喬木也不推辭,回了句“謝謝,請明年繼續。”

雖然範鴻從沒說過自己的收入,但兩人幾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