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景奕和常落雲前腳剛出府,後腳太后便來了長平侯府。

“景奕這孩子是哀家看著長大的,他向來穩重,這次他能去青州,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太后嘆了口氣,一臉愁容。

“新帝登基,皇帝估計是回不來了,哀家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婆,還要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錐心之痛,若是可以,哀家倒是願意拿命換回我那皇兒。”

慕夫人也不知她所來何意,只得小心勸慰道:“皇帝吉人天相,定然會平安回朝。”

“你也莫要拿好話安慰我,”太后搖了搖頭,“當初先皇在的時候,就說過慕侯爺的獨子景奕有勇有謀,可堪大任。如今看起來,景奕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先皇謬讚了。”

“如今朝堂不穩,哀家又上了歲數,蘄國外憂內患。”太后面帶憂戚,“太子雖然仁善,但經此一戰,朝中人心渙散,還需要景奕這樣的能臣盡心輔佐才是。”

慕夫人道:“長平侯府衷心可見鑒,能夠輔佐新帝,是景奕的福氣。”

太后點了點頭,眼中多了一絲關切,“哀家早就聽說你身子不好,如今可有好些了?”

“謝太后掛懷,如今好些了。”慕夫人笑著回道:“以往這個季節,離不得人攙扶,現在自己也可以走幾步。”

“這就好,”太后道;“哀家看你是個有福氣的,景奕剛娶了媳婦,天倫之樂指日可待,你可要保重身體。”

“謝太后吉言,臣婦一定好好保重身子,爭取能夠看到孫子出世。”

太后的臉色柔和下來,“常氏怎麼沒有過來,哀家這幾日輾轉難安,還想著讓她幫繡一幅觀音像供奉。”

“雲兒跟景奕去青州了,”慕夫人道:“等她回來,我讓她儘快繡了專程給太后送過去。”

別的也就罷了,但是太后索要的繡品,慕夫人不敢拒絕。

太后道:“倒也不是什麼急事,慢慢來就好。”

“太后,民女倒是有一幅現成的觀音像,不知能不能入得了您的眼。”站在慕夫人身後的孔靈兒身子福了福,聲線柔婉,不卑不亢。

“你是.....”太后看她衣著不似婢女,但實在想不出長平侯府有這樣的女眷。

“這是青州織造司孔少令的女兒孔靈兒,因少令夫妻在夏兵入城時遇難,雲兒與靈兒自小相識,雲兒便接了她到府中居住。”慕夫人道。

太后眯著眼睛仔細打量著孔靈兒,微微頷首道:“是了,上次哀家壽辰,你還獻了一幅牡丹福字,心思倒也巧妙。”

“靈兒姑娘和雲兒一樣,也是生得一雙巧手。”慕夫人笑著說,“她的繡品清雅脫俗,臣婦也很喜歡。”

“這樣說來,哀家倒是很想看看你的觀音像了。”

孔靈兒微笑著朝太后屈膝行了一禮,方退了出去,吩咐翡翠去取觀音繡像。

太后和慕夫人道:“這姑娘年紀輕輕便父母雙亡也是可憐,若是她願意,倒可以到宮中陪我說說話,等過段日子,給她說門好點的親事,也算是圓滿了。”

慕夫人一怔,若是由太后給她說親,自然是最好的。

只是……凡事有利有弊,若是太后說的親事不滿意,也是不好拒絕。

思忖間,孔靈兒已經捧著一幅卷軸走了進來,她將卷軸遞給太后身邊的宮女,便安靜的站在慕夫人身後候著。

卷軸徐徐開啟,手執楊柳枝的觀音目光慈祥,她身後的一圈光暈散發著柔柔的光,有著盪滌人間萬般疾苦的魔力,令人瞬間就寧靜下來。

孔靈兒望著太后虔誠的樣子,心裡長長舒了口氣。

這麼多日子以來,她一直在琢磨亂針繡的要領,直到繡這幅觀音像才終於見了佛光,原本是想要過些日子送給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