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跟崔芯帶著一雙兒女還有三十幾位隨從,趁著夜色悄悄離京。

這些隨從除了林饒帶著的十幾位大內一等侍衛高手外,還有六部裡精心挑選出來的隨行官員以及兩個太醫還有尚食局的廚子。其餘的便是伺候他們二人的宮人。

隨行的官員可不是跟著太上皇出來遊山玩水的,他們隨著太上皇每到一處,不僅要記錄各地的風土人情,還要走訪民間,查訪那兒的防汛大堤。

再有,陳瀟要去邊境,重新繪製梁國版圖,因此,就要去北戎,南疆跟西嶺這三處大梁國的邊疆去丈量畫出新的輿圖出來。

因此,陳瀟此行的第一站便是他的根據地北戎。

陳瀟倒不是急著趕路,幾乎都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息。

不僅如此,颳風下雨不趕路。

每到一處便停歇下來,歇息幾日,帶著崔芯四處逛逛。

隨行的文武官員充當太傅的身份教導小皇子小公主習文練武。

皇宮裡沒有其他宮妃,也就沒有江湖,沒有勾心鬥角的陰私。

崔芯擔憂把孩子們養得天真不諳世事,倘若沒了父母的庇佑,被有心人設計的骨頭都不剩。

崔芯不指望這一對兒女長大後相助長子,如今的新帝。

但,也不能拖後腿不是嗎?

老二瑩兒跟老三鈺兒除了每日去上書房讀書外,平常也是崔芯親自教養,因此,崔芯倒是不擔心他們會長歪。

話說次子鈺兒酷似陳瀟,性子沉穩,行事果敢然而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去了邊關當中,歷練了好些年。

之後一直為梁國鎮守著大好的河山,且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次子能力超群,機智果敢卻從未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對待自己的大哥,也就是陳景,親近無比。

長女瑩兒是個奇特的,既是無心於女紅,也不喜歡似跟別的世家貴女一樣擅長琴棋書畫。

她似乎繼承了陳瀟和崔芯兩個人身上所有的藝術細胞,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是一個浪漫灑脫的性子。

喜好山水,畫的一手鬼斧神工一般的畫作。

在陳瀟跟崔芯出宮前,尙了工部侍郎江劍羽的次子為駙馬。

這駙馬也是瑩兒自己看中的,婚後二人琴瑟和鳴。不用崔芯操心。

所以說,崔芯跟陳瀟出遊,肯定是放心不下二個小的,是要帶在身邊教養。

閒話少說,這一日陳瀟帶著妻兒一行來到一處風景秀美的名叫吉慶的邊陲小縣城,陳瀟打算停歇幾日再趕路。

於是,林饒去包下城中最大的一處客棧。

時值二月中旬,正是春暖花開時節,這裡的花花草草倒是比京城裡開得早。

要說這吉慶小縣城,地處偏僻邊遠,群山環抱,大江穿境而過,雖然不算什麼繁華富庶的好地方,卻也山清水秀,世外桃源一般。

加之是邊陲小縣城,客棧裡客人不多,僅有的幾位客人也被林饒花銀子給打發去其它小客棧投宿去了。

帝后一行人進了客棧後,照例是先去沐浴更衣。

宮人們趕緊的把主子們客房裡所有用品換置一新,廚房裡也換上宮中的御廚,準備給主子們做晚膳。

客棧老闆娘見他們一行是非富即貴的遠客,老闆娘不敢跟陳瀟還有崔芯搭話,他們二人身上的氣勢太過駭人。

只跟宮中的李嬤嬤好心地提議道:“客官,今兒是咱們吉慶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五花朝節,花朝節乃百花生日,賞遊佳時很是熱鬧,街上還有好多平常吃不到的小吃食賣。”

小皇子陳儉跟小公主陳芙立時雀躍起來,這幾日一直沒坐馬車,跟著爹孃一起騎馬,小身子骨真是吃不消,辛苦得很,好想用一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