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躺在棺木裡的兒子,皇后心中的恨意和空寂都達到了頂峰,她靜靜的陪著承祜,和他一起度過他在宮裡的最後一晚,明天按照規矩屍首便要入殮,她再也見不到她的承祜了……

太皇太后聽到嫡曾孫子病逝後,心痛地一直到第二天夜裡才昏醒過來,一睜眼看著一直在自己身邊守著的孫子不修邊幅、滿臉憔悴,整個人看起來分外低沉壓抑,她心中就忍不住的自責。她一個已經半身入土的老太太,臨了了、臨了了卻連累了自己的曾孫子、她孫子的嫡子“陪葬”,她這心裡啊很不是滋味。孫子已二十好幾,膝下子嗣本就單薄,如今連唯一的嫡子也沒了,長生天啊,哀家到底做錯了什麼,你為何要如此懲罰哀家的兒孫啊!

雖然理智上她心裡清楚承祜的死藏有貓膩,所謂為她祈福不過是下面的人想要為自己開脫的理由,但是情感上她無法原諒自己,承祜是嫡子,自幼她給的關注自然要比那些普通的庶子要多的多,即使不提這些,又有那個長輩能拒絕得了一個聰明伶俐又孝順的小輩?只要想起每到逢年過節承祜來給她說吉祥話的時候,她都無法原諒自己。

看著自家孫子明明難過的很,卻還要掩蓋著情緒撫慰照顧自己,太皇太后畢竟也就是個太普通的老太太,止不住的埋怨自己:“是哀家對不住承祜,都是哀家的錯,若不是哀家生病,承祜也不會為了給哀家祈福而生病。”

“皇瑪嬤,事情不是這樣的,承祜的事兒與您無關,您萬不要多想。太醫說了您現在身子還未康復,切忌不能大喜大悲,不然對您身子無益,承祜的事情另有隱情,您若想知道孫兒一會兒讓梁九功說與您聽。但孫兒現在已經沒有了承祜,萬不能又沒了您,您難不成忍心孫兒一人對陣那些妖魔鬼怪?如今大清未完全安定,孫兒不能失去您,大清也不能沒有您。您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安心養好身子!”

也許是承祜給皇帝的打擊太重,與太皇太后說起話來與其中帶了些小孩子才會有的稚嫩與依賴。可正是皇上這樣的舉動,讓太皇太后想起了她與皇上幼時相處的時光,但不得不說承祜和皇上小時候長得不僅像,性格也有些相似。想起這個,太皇太后又不得不為皇上的自嗣擔憂,如今已經不是皇上剛納後宮妃的時候,後宮之中已經多多少少有些后妃已經懷孕生子,如今嫡子夭折,中宮地位不穩,這可是家宅不寧的先兆啊!而後宮之中的利益又與前朝息息相關,以後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少事端。

這種感覺突然讓太皇太后有點夢迴大清剛剛入關時候的如履薄冰的時期。只可惜現在她也老了,管不動了呀!至於皇帝口中說的那些話,太皇太后聽起來也就樂呵樂呵,並沒有當真,這一兩年來她愈發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如以前好了,而皇帝早也不是那個需要站在她身後,被她保護的孩童了。

“哀家如今年紀已經大了,哪裡還能像以前一樣為你遮風擋雨?不過啊哀家的玄燁已經成長起來了,親政不過幾年就將朝中大事處理的井井有條,比他的父親啊強太多了,哀家甚至已經從他身上看到了他曾祖父當年的風範。哀家相信玄燁以後定能成為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得到萬民的敬仰!”

玄燁說不感動是假的,自從他想要親政,而太皇太后不願意放權開始,他與皇瑪嬤之間再無了以前的親近,有時候可能不過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舉動,就能讓他浮想猜忌萬篇,他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愛新覺羅氏的江山要改名為博爾濟吉特氏的恐懼之中。慢慢地皇瑪嬤對他放了權,退出了朝堂,而他也肅清著皇瑪嬤在前朝的勢力,他害怕那些老臣提出讓太皇太后輔政的隻言片語,無時無刻不在嚴格的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但他與皇瑪嬤之間的感情,再也無法像以往那般親近,也再也沒有聽到皇瑪嬤對他的讚賞。

有的時候他也會心生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到底對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