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理解歸理解,但這並不足以影響論道過程。

嚴格意義上說,論道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功利性更多的。

第二種則是全憑靈感交談。

兩者的區別在於,以功利性為主的論道需要雙方拿出價值差不多的資源,作為交換的物品,進行論道,就比如說天帝曾跟不朽大帝論道,就拿出了一氣化三清中這道神通作為誠意,而不朽大帝也拿出了他的萬古不朽身,給天帝一觀,只不過,由於神通是可重複性學習的,但至尊法身卻不行,起碼十大原初至尊法身在同一個時期只能有一個人修煉,因此,不朽大帝在事後也留下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內容,交給了天帝,這就是埋藏在上古天宮裡的不朽金身,也是萬古不朽身的一部分。

而以靈感為主的交談,則是由雙方相互丟擲話題。

這個話題可以不侷限於功法。

天下大勢,民間俗語。

都可以信手拈來,無所顧忌。

當然,看上去無所顧忌,實際上,是顧忌最多的。

因為功利性更多的論道,論的是雙方對於各自功法神通的感悟,比如說不朽大帝和天帝論道。

不朽大帝觀看了一遍一氣化三清。

就會產生出自己的感悟。

而後,說出來。

讓天帝聽聽如何。

而天帝也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悟。

畢竟,不朽大帝只是初次看見一氣化三清,就算感悟再多,也不可能有整日研究的天帝更多。

在萬古不朽身上也是同理。

雙方有一個基本的討論模板。

而且,各有長短,甚至能互補。

有些時候,不存在探討的問題,而是偏向於指正。

就像在一氣化三清上。

天帝說的每一句經驗之談。

都能讓不朽大帝仔細品味和思考。

而不是反駁。

或者堅持自己的意見。

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道理是被大千世界裡的絕大多數修煉者承認的,雖說絕大多數強者脾氣古怪,性格固執,但這種固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對一件事物的基本判斷能力。

所以,哪怕這種論道再肆無忌憚。

終究是在這個圈子內。

不會說著說著,從一氣化三清和萬古不朽身上跑到今天吃沒吃飯上,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更不會涉及到甜豆腐腦和鹹豆腐腦之爭的話題上。

有些強者在論道結束後,還會立下心魔誓言,確保不外傳這些知識,但自己可以學習或修煉。

雖然這也是相對的。

比如不朽大帝就跟天帝約定過,他自己可以嘗試修煉一氣化三清,但他絕不會以任何方式將這道神通外傳,而天帝也跟不朽大帝約定過,不把萬古不朽身的具體修煉方法傳出去,至於幾張代表著不朽金身的傳承書頁,則被天帝留下了,畢竟,對於不朽大帝來講,這幾張書頁算不上什麼,知識都在他的腦子裡,就算他真有一天死了,他的後人要是真想去修煉萬古不朽身,也大可以去天宮求見天帝,把這幾張書頁要回來重新補全就可以了,他跟天帝的關係不錯,這個面子還是有的。

因此,雖然嚴謹。

但這種嚴謹不會引發爭執。

但單純的為了靈感論道,反而會讓話題失去控制。

就像上述提到的那個例子一樣。

假設天帝是甜黨。

而不朽大帝是鹹黨。

兩個人聊著聊著,還真有可能動手。

當然。

如果九劫戰帝喜歡吃辣豆腐腦,並且恰好參與到這個話題裡,有可能同時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