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沈嫻便乘著一盒坊送點心來的時候,叫了人來。

囑咐他回去之後和大掌櫃說,把身契上的銀子兌給陽山縣主。

那人笑道:“既然是縣主送來的人,那小的們必然好好招待。”

沈嫻道:“不必,到時候便叫大掌櫃看著與他安排個差事吧!”

“和你們一樣就是。”

“哎,小的明白了。”

“自從咱們一盒坊重新開張到如今,也有半個月了。”那人道:“不知王妃何時有空,掌櫃的惦記著將這些日子的賬送來與您過目。”

沈嫻道:“既然如此,挑個日子便送來吧。說起來本妃也許久沒見徐三了。”

“叫他來,本妃有事情和他說。”

徐三得了話,次日便帶著賬房和賬本過來了。

沈嫻打發了黎兒去和賬房對賬,自己則是單獨留下了徐三。

徐三便和沈嫻細細的說了近來鋪面裡的情況。

“一盒坊能有如今,大掌櫃功不可沒。”

“王妃謬讚。”

“本妃不管事的那段日子,委實辛苦了你了。”

徐三忙道:“王妃哪裡的話。”

“小的跟在王妃身邊近十年了,一直承蒙王妃信任,是王妃給了小的做個正常人的機會。”

“王妃的恩情,小的一直銘記心中。”

沈嫻笑道:“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還是別在提了。”

徐三笑:“那小的依王妃的,再不提了。”

“有樁事情,本妃還需要聽聽你的意見。”

“王妃說就是了,小的必然知無不言,竭盡全力。”

“說起來也是個不錯的事情,如今一盒坊經營的不錯,半個月收益便已經比以往半年的還要多了。”

“本妃想著銀子這個東西,留在家裡便是堆成一座銀山也沒什麼用處。”

“不如再開一間鋪子,你覺得如何?”

聽了這話,徐三思索片刻,道:“大張旗鼓的話,怕是不好。您如今是身份不同,這些事情,只怕是會汙了您的清譽。”

一盒坊還是她的陪嫁鋪子,這才沒人說什麼。

若是如今藉著王妃的名頭再行商賈之事,只怕會叫人看輕。

“此事本妃也顧慮到了,所以才找你來。”

“本妃想著,這事你便去做。本妃只出個錢,算咱們合作。”

“年底結餘,按規矩分賬就是。你看如何?”

徐三想了想,“隱蔽些,倒也不是不行。”

“據小的所知,如今京都裡有許多的商鋪都是掛在府裡下人的名字上的,您也可以如此行事。”

“本妃府裡的人,如今才用上手的也沒幾個,沒工夫調他們去做那些事情。”

而且對如今的晉王府,沈嫻總是有一種莫名的不信任的感覺。

許是以前的事情給她造成了一點心理陰影吧。

沈嫻沒回答這個問題,只是道:“本妃同你說,便是信你,你做不做?”

“王妃抬舉,小的自然沒有不肯的。”

“既然如此,你便去尋人吧!不必提本妃便是了。”

徐三應承著去了。

過不幾日,便來又親自來了一趟。

“王妃前日說的事情,小的已經找出些頭緒了。”

“這裡記了幾個方向,還請王妃定奪。”

徐三尋了好幾處店鋪位置,列了三四個開店的方向。

也有適合賣些脂粉的,也有適合賣綾羅綢緞的。

沈嫻看了只有搖頭:“京都裡哪裡少賣這些的?開出來也沒什麼意思。”

“況且綾羅胭脂這些東西,要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