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以芙腿軟得差一點兒要跪下去,言媽媽本是金陵府泰州人,她怕有詐,方才是隨意擇了臨近的地方說的,也不知這陳嬤嬤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能勉強回應道:“以芙小時候沒怎麼出過門,不太知道地方地名。”

“我是泰州人,與你母親家鄉臨近,勉強算得上是鄉親吧。”

“嬤嬤抬愛了,有嬤嬤這樣的鄉親,家母應該很高興。”

“你母親現下在雲州?”

“不在了,家母兩年前病逝了。”

“家裡還有其他人麼?”

“家父還在,家裡還有一個弟弟。”

陳嬤嬤突然覺得自己問得好笑,若是有備而來,這些問題,大約都是擬好了答案的。

“你還想讀書麼?”

汪以芙秉著呼吸聚精會神準備繼續接受陳嬤嬤對於身份的盤查,卻沒想到陳嬤嬤話鋒一轉,倒令她有些措手不及了,傻傻問道:“嬤嬤,這裡有書?”

陳嬤嬤起身,走到東面角落裡的架子上,拿出兩本黃皮書,遞給了汪以芙,一本封面題的《周易》,一本題的《周易註解》。

“你識字的話,就省去不少工夫了,先從這兩本書開始。不要以為讓你看書,你就可以偷懶不學廚藝了,廚藝沒學好,照樣會被我趕出去。”

“以芙明白,不過,為什麼嬤嬤讓我讀這兩本書呢?”

“我年輕的時候,若是早看這兩本書,大約也就不會被貶到此處了。”

汪以芙心裡明白,陳嬤嬤大約已經猜到她不是單純來學廚藝侍奉皇家的,說不定還得給她惹麻煩,即便如此她也樂意伸手相助,心裡頓時感激涕零,跪在地上,給陳嬤嬤磕了三個響頭,說道:“以芙謝謝嬤嬤大恩大德,將來一定湧泉相報。”

陳嬤嬤哈哈笑了兩聲,說道:“大恩大德算不上,讀書明理,將來到了關鍵時刻,你不要辜負我一番心意就好。”

“以芙明白!”

“行了,你去吧。”

周嬤嬤端著茶路過兔子一樣蹦出去的汪以芙,走到陳嬤嬤身邊,將茶水奉上,“您不是還要再看看麼?是決定要相信她了麼?”

陳嬤嬤倒在靠椅上,說道:“汀蘭啊,我昨夜夢到言姝了。”

“言姝?是言司膳?”

“不錯。”

“故人訪夢,讓您念起舊情了。”

“當年我帶她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姑娘,我看著她一路成長,廚藝精進,又教她讀書寫字,把她當親女兒一樣。我瞭解我的女兒,實在很難相信,她是那等品行惡劣的人。”

“所以,您不是相信汪以芙,而是相信言司膳。”

“還是你瞭解我,言姝是我最好的徒弟,也是我最信任的人。如果汪以芙是她送過來的,我想言姝是想要告訴我當年的真相。”

“只怕真相,沒有那麼簡單。”

“我老了,死前唯一的遺憾,大約就是言姝了,若她是被冤枉的,我也捨不得讓她死得不明不白。”

“我瞭解您,只是怕您捲進去,又陷入危險中了。”

“你放心,我自有計較,你明日去尚宮局請安,順便幫我帶兩盒三禾齋的餜子去御前作,交給衛掌作。”

“需要給掌作公公帶什麼話麼?”

“不必,送餜子就可以了。”

汪以芙捧著兩本書高高興興準備回去收好,路過練習場,看到沈慈的背影,想著不如和她一起讀書,也好有個伴,隨後在門口偷偷喊著沈慈,沈慈回頭看到她,急忙跑出來看是什麼事。

汪以芙把兩本書亮給沈慈看,悄悄說道:“陳嬤嬤知道我識字,借了我兩本書來看,沈慈,不如我們一起看一起學。”

沈慈看了她一眼,又微微撇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