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家告辭出來,櫻寶身後跟了兩名僕人,他們懷裡分別抱著禮盒。
有王氏給的診金與藥費,共二百兩銀,另又送了六匹不同花色的絲蘿綢緞。
回了溫家,櫻寶想要將絲綢布匹送給溫夫人與溫舒,可她們死活不肯收。
肖珍娘:“這些是王夫人贈你的謝儀,咱們怎好收?你也不用擔心不好攜帶,等過些日子,我就讓人將東西送回琴川縣,交給你的家人。”
櫻寶見溫夫人如此,也只能答應。
隨後,肖珍娘又帶著櫻寶與溫舒去逛了府城的集市,吃了當地美食。
櫻寶在集市上買了幾個火摺子,又買了兩隻帶蓋兒的小鐵鍋,一把菜刀。
這些東西不大,攜帶方便,以後外出能用的上。
此後幾天,櫻寶都呆在溫夫人家,直到二師兄叫她回道觀。
因為第二天便是鬼月七月的初一,道觀要做法事,祭奠祖先神靈與鬼魂。
俗話說,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這“地官赦罪”的“中元”,正是七月半這天。
所以金頂觀這場法事,要從七月初一開始,一直做到七月十五結束。
櫻寶與兩位師兄跟隨師父身後,盤腿坐在蒲團上,嘴裡吟唱超度咒。
這時,道觀彩旗獵獵,檀香嫋嫋,各種樂器齊奏。
法師們在山頂跳起祈福舞,身上的五彩法袍飄揚,羽冠後的綵帶飛舞,如同仙人一般。
櫻寶目測道場內,足有千餘人,大半都是道士與俗家居士。
做完一場法事,晚上用完齋飯,師徒各自回客房休息。
大多數道士與居士,則去山下的民舍與客棧歇息,有一部分則留在大殿看守香火。
櫻寶躺在小床上,悄悄取出葡萄。
道觀的伙食太差,一頓只給一個饅頭與一碗稀粥,她只吃個半飽,也不知師父與師兄是怎麼忍受的,畢竟這種日子還要過上十幾天。
幾天後,張閔悄悄來找小師妹。“櫻寶,咱們下山去。”
櫻寶:“師父讓你走嗎?”
“師父不會管。”張閔低聲道:“你去不去?不去我可自己走了啊。”
“去!”櫻寶飛快背上自己的布包,綁好鞋帶,跟著師兄溜出客院。
現在天剛矇矇亮,道觀裡的人不多,兩人出了道觀,直奔山下。
山下有很多擺攤賣早點的,大多賣的是素食。
但也有極個別的小攤,賣起三鮮包子與雜菜羹。
這雜菜羹裡就有雞絲肉,很是鮮美。
張閔要了兩碗雜菜羹,又要了十個三鮮大包。
他一口氣吃了六個,還喝了一大碗菜羹。
吃完後,見小師妹還在吃,就說:“我要送幾個包子給師父,你在此別走,等我回來。”
櫻寶點頭:“嗯。”
於是張閔又買了六隻包子,讓小販用荷葉包好,他揣進懷裡,撒腿往山上跑去。
櫻寶見師兄走了,轉頭跟商販道:“再給我兩籠包子。”
大包子一籠有九個,兩籠就是十八,她要存點兒進洞府,以後慢慢吃。
商販樂呵呵搬來兩籠三鮮包,還貼心地問:“小相公要不要包起來。”
“你給我兩張荷葉,我自己來。”櫻寶咬一口三鮮包子道。
“好嘞。”商販遞給櫻寶兩片荷葉,又去給其他客人拿包子盛菜粥。
等他忙一圈,回頭一瞧,那個小相公面前的蒸籠已經空了。
櫻寶吃飽喝足,將包子錢付清,起身站在道口等二師兄。
因為張閔說要帶她去城裡逛逛,順便去瞧瞧溫舒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