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的閒言碎語一點也不比民間的少。

在皇后的推波助瀾下,鳳瑤公主未婚先孕的事傳揚開來。

宮女太監都是伶俐人,自然不敢在主子面前胡說,暗地裡卻津津樂道。

東宮的人尤為大膽。

“也不知宮外那位怎樣了,再不加把勁兒,鳳棲宮裡的人恐怕要顯懷了。”太子妃身邊的嬤嬤小聲嘀咕著。

不用想也知道,劉逸休妻,休的又是襄王的女兒,不知在外面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這一次他恐怕要聲譽盡毀了。

陳鈺淡淡道:“我也惦記著妹妹,可皇上不許我去鳳棲宮探望。”

宸妃讓她禁足,不過她的話不管用。

皇后只象徵性地訓斥她幾句,並未限制她的自由,只有一樣,不許她再見鳳瑤公主。

許是怕她被宸妃利用,替劉逸傳話。

太子妃眉間陰鬱,無聲地嘆道:“我這肚子不爭氣,連個孩子都保不住。”

“姐姐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陳鈺安慰道。

太子妃只是苦笑,別人都以為她尚未從失去孩子的悲痛中走出來,可惜他們不知,太子是靠藥物才讓嬪妃受孕。

她託父親在宮外尋了神醫,那神醫說這種藥即便能使人受孕,終究竹籃打水,生不出孩子。無論是她還是側妃良人,皆是如此。

病根在太子身上,註定沒有子嗣。

她與父親商議過,為今之計,只能先借用藥物穩住皇上和眾朝臣的心,以保太子之位。此後再設法抱一個孩子,移花接木……

“聽父親說,最近京中有異動,曦王不怎麼安分。”

太子妃一向穩重,不會無緣無故說這些。

陳鈺秉著只忠於皇上的原則,憂慮道:“皇伯父的身體一直沒有大好,若再動氣只怕撐不住。”

自她入宮起,太子妃和宸妃就爭相拉攏。

起初宸妃還沉得住氣,自從東宮的女人接連有孕,她便著急起來。每每見到她,言語間頗有威逼利誘之意。

太子妃就聰明多了,只要她不偏幫誰就不強求她站隊。

“父皇兄弟雖多,卻沒一個能主事的,若大長公主在京城坐鎮就好了。”

太子妃憂慮重重,父親說皇叔們也蠢蠢欲動。若曦王亂來,只怕到時會便宜了旁人。

她握著陳鈺的手,唏噓道:“妹妹死裡逃生,如今大婚,大長公主也該來看看才是。”

想讓大長公主入京……

陳鈺不是沒想過,可皇上那一關就未必過得去。他只怕異姓王謀反,卻從來不在意京中的弟弟們。

他太信任金甪衛,也太輕視那些沒有兵權的弟弟。

陳鈺欲言又止:“異姓王無詔不得入京,大長公主也怕惹出是非。”

“瞧你,這麼久了還稱她長大公主,連句外祖母都不肯喊。”

陳鈺悵然道:“我……不習慣。”

“若論忠誠,普天之下沒人能比得上大長公主和恆王。”太子妃一副豔羨的模樣:“先帝與大長公主的兄妹之情,是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室都無法超越的。”

太子妃撫著陳鈺的手,惋惜道:“你若能早些入宮就好了!”

陳鈺暗道,有皇上在,忠臣也能逼成反賊。

她只盼著哥哥早日登上皇位,不再躲躲藏藏……

陳鈺出了東宮,百無聊賴地向湖邊的水榭走去。

深宮之中,真是悶死個人!

水榭前的長廊上,周離長身玉立,正站在兒時為她捉魚的地方。

陳鈺略一遲疑,隨即走上前去。

這些日子,她把以往與他相處的點點滴滴全都過了一遍。不知為何,她總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