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即便是下午五六點鐘,天色還很亮。

楊帆把安安抱回房間後,和許秀英相對無語。

許秀英正想打掃一下家裡,避免這尷尬的氣氛,楊帆就開口道:“秀英,我出去一下,很快回來。”

“嗯。”

許秀英沒有問楊帆出去做什麼,不過楊帆主動交待:“現在天氣熱,我想做些仙人粄到鎮裡去賣。”

鎮裡有個罐頭廠,工人很多,並且能在那裡工作的,工資都不低,是非常有閒錢享受口腹之慾的。

楊帆所說的仙人粄,是他們這裡的一種吃食,並不是某地方言罵人的仙人闆闆。

仙人粄,算是寧江縣當地的說法,在外面來說,這玩意兒就是涼粉,多用於奶茶或者糖水製作。

“仙人粄?會不會有點苦?”

他們當地人當然會吃仙人粄,並且有個說法,農曆入伏這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因為熬製過程比較麻煩,所以做出來的仙人粄會有點苦,且如果技藝不精,太濃或者太稠,都會影響口感,也導致仙人粄會發苦,如果技藝精良的話,仙人粄做出來,在不放蜂蜜或者白糖時,是甘甘的味道。

“苦的仙人粄,那是他們手法不好,我做的不會,而且我賣的是打算放糖的。”

“放糖?”許秀英有些擔心:“成本會不會太高了?”

白糖可不便宜,跟豬肉一個價,自家都捨不得吃。

反倒是做仙人粄的材料仙人草,不需要錢買,村裡到處都是,其他需要付出的就是他們的人工成本了。

“放心,這些都能賺回來。”

許秀英當然不放心,不過她跟楊解放他們一個心思,這時候不能打擊他,她暗暗算了下楊帆手中的錢,轉移話題道:“我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她進了房間,不一會兒一個皺巴巴的報紙拿了出來,在報紙空白處,拿鉛筆寫著一筆賬單。

上面都是從許秀英嫁進來以後,爸媽大哥大嫂給他們的錢以及和跟一些較好的村民們借的錢。

她拿出這東西給楊帆看的目的很簡單。

楊帆手裡還有一百多塊,如果要做仙人粄來賣,完全不需要這麼多本錢,許秀英怕他手裡有錢,又去亂花,那還不如把這些錢都還了。

賬單一共有五十來塊,其中父母和大哥那裡佔了大頭,兩家一共加起來是四十二塊錢,這些錢都是這四年來,他們陸續給的。

雖然他們都說了不用還,但許秀英不是那樣的人,把每一筆錢都記在報紙上,只等哪天有錢,就會還給他們。

父母不說,就說大哥大嫂,他們家負擔也重,沒理由替弟弟養老婆養女兒,這也得虧大嫂是個好的人,不然換作其他人,這麼照顧弟弟一家,指不定要鬧得家裡雞犬不寧。

所以許秀英心中對於楊大哥和大嫂,一直都十分感謝。

除了家裡人的債,剩下的就是兩個五塊,一個五塊是借的隔壁素芬嬸,她家裡人口多,過得不富裕,不過素芬嬸的老公於德叔是木匠,這十里八村,不少人的傢俱都是他打的,比起其他人來說,家裡條件算是還可以了。

畢竟這年頭,除了有工作的,就是手藝人最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