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嘗試溝通,想要說實話,可實話實在難聽,下次不要再犯傻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明明知道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對方以他認為對的方式生活下去,你想硬對硬去拯救或是去改變對方,不如不言,靜下心來去打磨自己。每次遇見都不會平白無故,故事就到這,相信給予你的只是教訓,讓你獲得一次新的智慧。

下次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做的就是去努力改變自己,明明知道對方如此,就不要再去填坑,否則只會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情況卻越來越糟。

原來看破不說破,是這個意思,那些狡猾的人早就學會了這一點。既讓人下不來臺,又可能傷了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自我邊界》,所謂邊界,就是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不為難別人是最起碼的尊重。

曉曉想,我們都到了一個特別需要體面的年齡,不僅外表要堂堂正正,內心也要光明開朗。

看破不說破的尊重,是為了讓自己或者你所在乎的人立於更好的境地。

有時候解釋和爭鬧,未必能解決問題,反而要浪費自己大把的時間和好心情。時間太過於珍貴,沒必要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和人上面。跟沒素質的人,談素質本身就是沒素質,別的本事沒有,胡攪蠻纏有一手。不理會,能遠離絕不走進一步。為什麼曉曉沒能早知道這些道理,這樣至少能減少曾經與吳大志一半的痛苦。

《教父》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活得明白,與時間無關,與經歷有關,三歲經歷一個事兒這輩子就明白了,活到九十五還沒經歷這個事兒他也明白不了。

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講一萬句不如他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在低層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邏輯閉環,從此,他關閉了與這個世界的認知交換。

週六日曉曉去了魯迅博物館,她拒絕了下週六日朋友邀約的海邊旅行,越是長大,越學會了拒絕,多問問自己的內心,人就會清晰很多,去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標。

當人年紀大了,就是純粹為了樂趣去做一些事情。有的就是時間,如何去消磨時間也成了問題。夠吃夠喝夠快樂,無慾無求,只是為了每天自己能保持愉悅的心情。

這時候真正熱愛的東西就浮現出來,不是為了考級,不是為了博得大家的掌聲,只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快樂,或者單純為了自己的快樂,不再往前趕,全部都是為了輸出,而輸出的意義又不在好為人師,只是想把知道的輸出給需要者。

人的生命有限,但人的寬度無限,在有限中求得無限,跟隨自己的內心,去橫向拓展生命的無限性。精神上的我,這個落腳點就是王陽明的“心”。淺了,成了自私自我,深了,又成為脫俗出世,不淺不深,這就是人生的答案。在尋找這個答案的過程中,人的生命就此展開了,意義便體現了。

人一生會遇見8263563人,其中會打招呼的有39778人,會變熟悉的有3619人,會彼此親近的只有275人。朋友圈成了名利場。

人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為自己。

你迷失了真實的自己,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封閉了自己的情緒感受,麻木地活著,有會有一種虛無主義的虛妄感。

更多時候,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什麼是虛假自我和真實自我,他們只是一次次承受著兩個自我的內耗,掙扎、左右擺動、互相撕扯,卻束手無策。

困境來自,生而為人,虛假自我的角色不是自己選的,而是被設定的。

遊戲的關鍵在於自願,如果你一邊演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