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週工作很累很繁忙,他也想休息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整理一下自己的被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屋子,開始一週的生活,而且他想考駕照,買一輛摩托車,這樣就可以每天都過來找她。

她不知道這樣的生活要持續多久,她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要過多久才會有新的轉機,她在咬牙堅持著。她一直在尋找著,一直在思考著。每天這樣生活的意義在哪?她只知道她得活著,在這個城市活下去。

曉曉打起精神,和向望一起去超市買了雞肉,買了水果等等。兩個人騎著電動車去,但是小小的電動車承載兩個人的身體,十分吃力,車胎都被磨損了很多。回來時,曉曉騎著電動車,向望騎著腳踏車,兩個人邊騎邊聊天。

向望:“我媽現在天天催著我買房,是在樂縣城買,還是甜山市裡呢。”

曉曉聽著,不知道怎麼回答,她問。

曉曉:“向望,五年我們還是這樣麼?十年還是這樣生活麼?或者你覺得5年或10年會在哪裡生活呢?”

向望:“我覺得還是會在BJ,在BJ生活,在BJ生存。”

曉曉:“那我們是怎樣的生活方式呢?還是租房麼?還是要付房租麼?”

向望:“怎樣生活都一樣。”

曉曉:“那家裡老人呢?”

向望:“咱們那建了養老院,你知道麼?”

曉曉:“旁各莊麼?不知道啊。”

曉曉很迷茫,她不知道,未來當她35歲時,她會在哪裡,她又能去哪裡。她不知道自己能在哪,或是哪裡讓她活得舒適。哪裡讓她活得感覺有價值,有意義,她不知道。

曉曉曾經的BJ室友娟子,和男友搬去了青島,兩人迅速結婚,雙方父母花錢付了首付,60多萬,兩個人一點點還著貸款。但實際上,兩個人的開銷,還是各自花各自的,各自生活各自的。婚前財產也是各自用各自的。他們的結婚就像兩個一起合租的人。後來生了一個小公主,她暫時不去工作,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同時也自己找一點兼職幹,這就是她的生活,生活穩定又幸福。她羨慕曉曉,一直有自己的主業,曉曉羨慕她,這麼快就有了自己的家庭。

每個人依然面臨著工作上的壓力,依然面對著各自的糟心事,每天各種處理不完的問題,每天各種需要你去做的事情等著你。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曉曉不知道自己追逐什麼?一頓好吃的?能睡上一個好覺?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能成就一番事業,好像都不是。她所能做的,就是靜靜地等著,或許是想要遇見最好的自己。她不知道,也暫時想不明白。

有時候,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的生活她是無法適應的,現在睡一個好覺遠比兩個人膩在一起更重要。因為兩個人要保證各自的睡眠,才能應對新的一天。

兩個人要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一起往下走,但顯然向望不是這樣一個人。她現在也不敢奢求有一個人,能夠和她有共同的目標。

成長,永遠是一個人的事,抓到一個人陪著你,就以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個人終究還是一個人,一個人去面對這一切,一個人去面對疾病,一個人去面對痛苦,一個人去面對工作和生活所給的壓力。

有時候,文字會給曉曉力量,文字會治癒曉曉,讓曉曉能夠來到另一片世界,至少可以將心中的不愉快都傾吐出去。當面對一個人訴說時,另一個人根本感覺不到對方的感受,感覺不到那份痛苦,但文字可以。

向望說他公司有個同事,90年的,比她大一歲,她很瘦,才90斤,還天天喊著減肥,她說要是現在誰向她求婚,就嫁給他。這就是30歲女人的心聲,渴望抓到一根救命藤蔓,渴望能夠靠婚姻,把自己撈上岸。這時候,愛